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䍦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麹便筑糟丘台。
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拼音
luò rì yù méi xiàn shān xī ,dǎo zhe jiē 䍦huā xià mí 。
xiāng yáng xiǎo ér qí pāi shǒu ,lán jiē zhēng chàng 《bái tóng dī 》。
páng rén jiè wèn xiào hé shì ,xiào shā shān gōng zuì sì ní 。
lú cí sháo ,yīng wǔ bēi ,bǎi nián sān wàn liù qiān rì ,yī rì xū qīng sān bǎi bēi 。
yáo kàn hàn shuǐ yā tóu lǜ ,qià sì pú táo chū pō pēi 。
cǐ jiāng ruò biàn zuò chūn jiǔ ,lěi qū biàn zhù zāo qiū tái 。
qiān jīn jun4 mǎ huàn xiǎo qiè ,zuì zuò diāo ān gē 《luò méi 》。
chē páng cè guà yī hú jiǔ ,fèng shēng lóng guǎn háng xiàng cuī 。
xián yáng shì zhōng tàn huáng quǎn ,hé rú yuè xià qīng jīn léi ?
jun1 bú jiàn jìn cháo yáng gōng yī piàn shí ,guī tóu bāo luò shēng méi tái 。
lèi yì bú néng wéi zhī duò ,xīn yì bú néng wéi zhī āi 。
qīng fēng lǎng yuè bú yòng yī qián mǎi ,yù shān zì dǎo fēi rén tuī 。
shū zhōu sháo ,lì shì chēng ,lǐ bái yǔ ěr tóng sǐ shēng 。
xiāng wáng yún yǔ jīn ān zài ?jiāng shuǐ dōng liú yuán yè shēng 。
注释
- 岘山:襄阳名山,晋代羊祜曾登此山感叹人生。
- 接䍦(lí):古代一种头巾,倒戴形容醉态。
- 《白铜鞮》:南朝襄阳童谣,流行于唐代。
- 山公:指晋代山简,嗜酒常醉,此处李白自比。
- 鸬鹚杓、鹦鹉杯:形似鸬鹚的长柄酒勺和鹦鹉螺制成的酒杯,唐代名贵酒器。
- 鸭头绿:形容汉江水色如鸭头般碧绿。
- 酦醅(pō pēi):未过滤的重酿酒。
- 糟丘台:用酒糟堆成的高台,典出《韩诗外传》。
- 《落梅》:即《梅花落》,汉乐府曲名。
- 羊公一片石:指岘山羊祜堕泪碑。
- 舒州杓、力士铛:舒州产的酒杓和力士瓷酒铛,均为唐代名品。
译文
夕阳将落岘山西,我倒戴头巾醉卧花间。
襄阳孩童拍手笑,满街争唱《白铜鞮》。
路人问我笑何事?笑我似山简烂醉如泥。
手持鸬鹚杓,口衔鹦鹉杯,人生百年三万日,每日痛饮三百杯!
远望汉水碧如鸭头绿,恰似新酿的葡萄酒。
若将此江变作美酒,酒曲便能堆成糟丘台。
千金骏马换美妾,醉骑雕鞍唱《落梅》。
车边挂酒壶,笙箫催饮急。
李斯临刑叹黄犬,怎比月下倾金杯?
君不见羊祜堕泪碑,如今龟趺剥落生青苔。
纵使见此不落泪,心中亦难生悲哀。
清风明月无需一钱买,醉倒如玉山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你们同死生!
楚襄王云雨今何在?唯剩江水东流猿夜啼。
背景
- 时间: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游襄阳时作。
- 地点:湖北襄阳,唐代南北交通要冲。
- 历史背景:
- 开元盛世物质富足,饮酒风气盛行。
- 襄阳为文化名城,羊祜、山简等历史人物故事流传。
- 个人背景:
- 李白首次入长安求仕失败,借酒消愁。
- 诗中融合了游侠、隐逸、及时行乐等多重思想。
赏析
- 艺术特色:
- 意象组合:将历史典故(羊祜碑、山简醉)、自然景物(汉水、明月)与酒器(鹦鹉杯、舒州杓)熔于一炉。
- 句式创新:杂用五、七、九言,打破乐府常规节奏。
- 色彩运用:”鸭头绿”对”葡萄醅”,碧水与美酒相映成趣。
- 思想内涵:
- 表层:宣扬及时行乐的醉饮哲学。
- 深层:
- 对功名虚幻的反思(对比李斯、羊祜)。
- “清风明月”体现道家自然观。
- 情感张力:
- 狂欢(醉酒高歌)与悲凉(江水猿声)交织。
- 末句”襄王云雨今安在”突显盛唐人的生命焦虑。
评价
历代文人对《襄阳歌》的评点呈现出三个重要维度:
首先在艺术价值方面,宋代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盛赞此诗”天纵豪逸,仙才无疑”,特别激赏诗中”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的惊人想象,认为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夸张处理展现了李白独有的”谪仙”气质。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进一步指出,诗中”鸬鹚杓、鹦鹉杯”等物象的铺陈,实则暗含”以俗为雅”的艺术匠心,将日常酒器提升为诗意符号。
其次在思想内涵层面,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的评点独具慧眼,认为诗中”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等句,表面写纵酒狂欢,实则蕴含老庄哲学,体现了李白对”自然之道”的深刻领悟。现代学者袁行霈则特别关注”襄王云雨今安在”的历史叩问,指出这种对永恒与瞬息的思考,使作品超越了普通饮酒诗的格局。
最后在文化意义上,当代研究者葛晓音强调此诗是”盛唐精神的活化石”,诗中展现的”千金骏马换小妾”等生活场景,生动反映了开元时期物质富足的社会风貌。日本学者川合康三更注意到诗中”倒著接䍦”等行为艺术,认为这种”醉态美学”开创了东亚饮酒诗的新传统。值得注意的是,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曾批评此诗”放诞过甚”,这种争议反而印证了作品突破传统的创新价值。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