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拼音
jiǔ rì lóng shān yǐn ,huáng huā xiào zhú chén 。
zuì kàn fēng luò mào ,wǔ ài yuè liú rén 。
注释
- 九日:重阳节
- 龙山:今安徽当涂境内,晋代孟嘉落帽处
- 黄花:菊花
- 逐臣:被贬之臣(李白自指)
- 风落帽:用孟嘉落帽典(《晋书》载孟嘉宴饮时帽被风吹落而不觉)
译文
重阳佳节在龙山畅饮,菊花笑对我这贬逐之臣。
醉眼笑看秋风吹落帽,月下起舞更添留恋情。
背景
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年)李白晚年寓居当涂时。时年61岁的诗人借重阳龙山饮宴,化用东晋名士孟嘉典故,在自嘲中展现旷达,是其生命最后阶段诗风的典型代表。
赏析
- 艺术特色:
- 典故新用:”落帽”从名士风流转为逐臣自嘲
- 拟人妙笔:”黄花笑”的移情手法
- 时空压缩:从白昼饮宴到月下起舞
- 声韵设计:入声韵(日/逐)与平声韵(臣/人)的交错
- 情感表达:
- 逐臣身份的苦涩
- 醉舞风月的超脱
- “月留人”的孤寂与眷恋
- 二十字中的复杂人生况味
- 诗学价值:
- 盛唐重阳诗的另类表达
- 将个人悲剧转化为诗意幽默
- “笑逐臣”的反讽艺术
评价
- 古代评点:
- 《唐诗别裁》:”‘笑’字哭杀逐客”
- 《李诗直解》:”二十字具《世说》风味”
- 现代研究:
- 郭沫若称其为”中国最早的黑色幽默诗”
- 宇文所安指出”月留人意象的佛教无常观”
- 文学史意义:
- 李白绝笔诗之一(卒于当年十一月)
- 唐代贬谪文学的重要文本
- 影响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创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