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拼音

zuó rì dēng gāo bà ,jīn cháo gèng jǔ shāng 。
jú huā hé tài kǔ ,zāo cǐ liǎng zhòng yáng ?

注释

  • 两重阳:唐代重阳节后一日为”小重阳”
  • 举觞:举杯饮酒
  • 何太苦:为何如此受苦

译文

昨日重阳登高方罢,今朝小重阳又举酒杯。
菊花为何这般命苦,接连遭遇两次采摘?

背景

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年)李白生命最后岁月。时年61岁的诗人在当涂养病,借”小重阳”民俗抒写生命感悟,将个人病苦与菊花命运相喻,是其临终前的深刻生命观照。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间对照:”昨日-今朝”的紧迫感
  • 移情手法:菊花”太苦”的人格化抒写
  • 设问修辞:末句的哲学追问
  • 声韵设计:平声韵(觞/阳)与上声韵(苦)的情感起伏
  1. 情感表达:
  • 病中强欢的无奈
  • 对生命脆弱的悲悯
  • “两重阳”的双重煎熬
  • 问菊体现的终极关怀
  1. 诗学价值:
  • 中国最早的”重九诗”
  • 将民俗提升为生命寓言
  • “问菊”模式对陶渊明的发展

评价

  1. 古代评点:
  • 《唐诗别裁》:”二十字中有泪千行”
  • 《李诗通》:”‘两重阳’三字,道尽人生况味”
  1. 现代研究:
  • 闻一多称其为”盛唐最后的生命绝唱”
  • 林庚指出”菊花意象的《楚辞》渊源”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