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酒不至

李白

玉壶系青丝,沽酒来何迟?
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
晚酌东窗下,流莺复在兹。
春风与醉客,今日乃相宜。

拼音

yù hú xì qīng sī ,gū jiǔ lái hé chí ?
shān huā xiàng wǒ xiào ,zhèng hǎo xián bēi shí 。
wǎn zhuó dōng chuāng xià ,liú yīng fù zài zī 。
chūn fēng yǔ zuì kè ,jīn rì nǎi xiàng yí 。

注释

  1. 玉壶:精美的酒壶,唐代贵族常用酒器。
  2. 青丝:指系在壶上的丝绳,象征高雅情趣。
  3. 沽酒:买酒。唐代有专门的酒肆供人沽酒。
  4. 衔杯:举杯饮酒。
  5. 流莺:飞翔的黄莺,象征春日美好。
  6. 醉客:李白自指,表现其嗜酒性格。

译文

玉壶上系着青丝绳,
为何买酒迟迟不来?
山花对我含笑绽放,
正是举杯痛饮之时。
傍晚在东窗下独酌,
流莺又在枝头啼鸣。
春风与我这醉客,
今日最是相得益彰。

背景

  • 时间:约开元后期(730年左右),李白漫游江南时期。
  • 地点:可能作于会稽(今浙江绍兴)或金陵(今南京)。
  • 个人境遇:
    • 李白尚未入长安求仕,生活闲适,寄情诗酒。
    • 诗中反映其”酒中仙”的狂放性格。
  • 社会背景:
    • 唐代饮酒风气盛行,文人雅集常以酒助兴。
    • 江南地区酒业发达,酒肆遍布。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清新:”玉壶””山花””流莺”构成春日饮酒图景。
    • 语言明快:口语化表达(”来何迟”)增强生活气息。
    • 以乐写盼:用”山花笑””流莺啼”反衬待酒不至的焦急。
  2. 情感表达:
    • 表层:抱怨酒来得慢,实则表现对酒的渴望。
    • 深层:展现李白豪放不羁、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3. 诗体特征:
    • 五言古诗,句式自由,不严格对仗。
    • 押平声支韵(迟、时、兹、宜),音调流畅。

评价

  1. 明代·胡震亨:”太白待酒诗,闲适处见真性情。”(《唐音癸签》)
  2. 清代·王琦:”二十字中,有酒香扑面之感。”(《李太白集注》)
  3. 现代·吉川幸次郎:”盛唐文人生活态度的诗意呈现。”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