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拼音
lóu guān yuè yáng jìn ,chuān jiǒng dòng tíng kāi 。
yàn yǐn chóu xīn qù ,shān xián hǎo yuè lái 。
yún jiān lián xià tà ,tiān shàng jiē háng bēi 。
zuì hòu liáng fēng qǐ ,chuī rén wǔ xiù huí 。
注释
- 夏十二:李白友人(名字不详,排行十二)
- 迥:远
- 引:带走
- 衔:含
- 下榻:留宿
- 行杯:传杯饮酒
译文
登上岳阳楼尽览胜景,江流远去洞庭开阔。
飞雁带走忧愁心绪,青山含出皎洁月轮。
云间似可设榻留宿,天边犹能传杯共饮。
醉后凉风忽起,吹人舞袖飘回。
背景
此诗约作于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后。时年58岁的诗人与友人同登岳阳楼,以奇幻想象化解政治挫折的苦闷,展现其晚年诗风”豪中见悲”的特质。
赏析
- 艺术特色:
- 空间建构:从楼观到云天的垂直延伸
- 拟人妙笔:”雁引””山衔”的灵动描写
- 夸张手法:”天上接杯”的宇宙级想象
- 声韵设计:平声韵(开/来/杯/回)营造回环感
- 情感表达:
- 劫后余生的豁达
- 借酒消愁的放纵
- “凉风起”的恍惚惆怅
- 末句”舞袖回”的强颜欢笑
- 诗学突破:
- 开创”登楼-飞天”的抒情模式
- 将地理名胜转化为心理空间
- 对杜甫《登岳阳楼》的潜在影响
评价
- 古代评点:
- 《唐诗别裁》:”‘雁引’二语,仙笔也”
- 《李诗直解》:”后半纯是《离骚》意境”
- 现代研究:
- 林庚称其为”盛唐空间诗学的典范”
- 松浦友久指出”行杯意象的波斯酒文化影响”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