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拼音
shǔ zhǔ kuī wú xìng sān xiá ,bēng nián yì zài yǒng ān gōng 。
cuì huá xiǎng xiàng kōng shān lǐ ,yù diàn xū wú yě sì zhōng 。
gǔ miào shān sōng cháo shuǐ hè ,suì shí fú là zǒu cūn wēng 。
wǔ hóu cí wū cháng lín jìn ,yī tǐ jun1 chén jì sì tóng 。
注释
- 蜀主:指刘备
- 窥吴:指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伐吴
- 永安宫:刘备托孤处(今重庆奉节)
- 翠华:天子仪仗
- 伏腊:古代祭祀名称
译文
蜀主刘备为伐吴来到三峡,最终也在永安宫去世。
当年天子的仪仗如今只能在空山中想象,华丽的宫殿已变成荒野寺庙。
古庙的杉松上水鹤筑巢,逢年过节只有村老来祭祀。
诸葛武侯的祠堂常与先主庙相邻,这对君臣永远共享后人的祭奠。
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杜甫流寓夔州时。时年54岁的诗人实地探访永安宫遗址,借刘备托孤典故,抒发对君臣关系的思考。
赏析
- 艺术特色:
- 今昔对比:”翠华”与”野寺”的强烈反差
- 意象经营:水鹤-村翁的民间视角
- 空间建构:永安宫与武侯祠的地理呼应
- 结句深意:”一体君臣”的理想化表达
- 情感表达:
- 历史沧桑的感慨
- 对刘备诸葛亮君臣关系的向往
- “祭祀同”中的政治理想
- 末句的深层讽喻(对比当朝)
评价
- 古代评点:
- 《杜诗详注》:”‘一体君臣’四字,道尽千古佳话”
- 《唐诗别裁》:”水鹤村翁句,写尽兴亡之感”
- 现代研究:
- 陈寅恪称其”唐代士人政治理想的诗化表达”
- 钱钟书指出”巢水鹤”意象的生态书写价值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