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拼音

zhū gě dà míng chuí yǔ zhòu ,zōng chén yí xiàng sù qīng gāo 。
sān fèn gē jù yū chóu cè ,wàn gǔ yún xiāo yī yǔ máo 。
bó zhòng zhī jiān jiàn yī lǚ ,zhǐ huī ruò dìng shī xiāo cáo 。
yùn yí hàn zuò zhōng nán fù ,zhì jué shēn jiān jun1 wù láo 。

注释

  • 宗臣:世所宗仰的名臣
  • 纡筹策:周密筹划
  • 伊吕:伊尹(商)、吕尚(周)
  • 萧曹:萧何、曹参(汉初名相)
  • 汉祚:汉朝国运

译文

诸葛亮威名永垂天地,这位重臣遗像肃穆清高。
为三分天下周密筹划,如翱翔万古的一片鸿毛。
才能与伊尹吕尚比肩,指挥从容使萧曹失色。
可惜汉朝气数已难挽回,以死殉职因军务辛劳。

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杜甫流寓夔州时。时年54岁的诗人拜谒武侯祠,以组诗压轴之作全面评价诸葛亮,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评价体系:建立”伊吕-萧曹”的历史坐标
  • 意象创新:”云霄羽毛”的崇高化比喻
  • 对仗精工:”三分”联的时空对偶
  • 结句力度:”身歼”的悲剧性升华
  1. 情感表达:
  • 对诸葛亮才能的极致推崇
  • “运移汉祚”的历史宿命感
  • 自身”致君尧舜”理想的投射
  • 末句的深切悲悯

评价

  1. 古代评点:
  • 《杜诗详注》:”‘万古云霄’句,空前绝后”
  • 《唐诗别裁》:”结语哭武侯,亦自哭也”
  1. 现代研究:
  • 闻一多称其”士人精神的最强音”
  • 陈贻焮指出”羽毛意象的庄子哲学渊源”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