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拼音
kè háng xīn ān dào ,xuān hū wén diǎn bīng 。
jiè wèn xīn ān lì :”xiàn xiǎo gèng wú dīng ?”
“fǔ tiē zuó yè xià ,cì xuǎn zhōng nán háng 。”
“zhōng nán jué duǎn xiǎo ,hé yǐ shǒu wáng chéng ?”
féi nán yǒu mǔ sòng ,shòu nán dú líng pīng 。
bái shuǐ mù dōng liú ,qīng shān yóu kū shēng 。
“mò zì shǐ yǎn kū ,shōu rǔ lèi zòng héng 。
yǎn kū jí jiàn gǔ ,tiān dì zhōng wú qíng !
wǒ jun1 qǔ xiàng zhōu ,rì xī wàng qí píng 。
qǐ yì zéi nán liào ,guī jun1 xīng sàn yíng 。
jiù liáng jìn gù lěi ,liàn zú yī jiù jīng 。
jué háo bú dào shuǐ ,mù mǎ yì yì qīng 。
kuàng nǎi wáng shī shùn ,fǔ yǎng shèn fèn míng 。
sòng háng wù qì xuè ,pú shè rú fù xiōng 。”
注释
- 新安:今河南新安县,唐属河南府
- 府帖:征兵的文书
- 中男:未成丁的男子(唐制:16-20岁为中男)
- 伶俜:孤独无依
- 相州:今河南安阳(乾元元年唐军大败处)
- 仆射:指郭子仪(时任中书令,曾为尚书仆射)
- 眼枯见骨:哭干眼泪露出眼骨,极言悲痛
译文
我路过新安道,听见喧闹的征兵声。
问新安差役:”县里再无壮丁了吗?”
差役答:”昨夜来了军令,要征中男当兵。”
“中男那么矮小,怎能守卫王城?”
胖点的男孩有母亲送行,瘦弱的独自凄凉。
黄昏白水向东流去,青山间回荡哭声。
(我劝慰道:)”别哭干眼泪,擦去满面泪痕。
哭瞎眼睛露出骨头,天地终究无情!
我军攻打相州,本指望早日平定。
岂料叛军难测,败军如星散溃营。
如今就粮在旧营地,练兵靠近洛阳城。
挖战壕不用到深水,牧马劳役也很轻。
何况王师名正言顺,将帅爱兵如子分明。
送行时别哭出血泪,郭仆射待兵如父兄。”
背景
时间:乾元二年(759年)春
历史事件:
相州之战溃败后,唐廷紧急征兵
杜甫从洛阳返华州途中所见
关联诗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核心矛盾:
爱国情怀 vs 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赏析
- 叙事结构
段落 内容 手法
1-4句 征兵场景 对话体(客吏问答)
5-8句 送别惨状 白描(”青山犹哭声”)
9-22句 劝慰说辞 反讽(”天地终无情”) - 艺术特色
双重视角:
诗人作为旁观者记录
又作为劝慰者介入叙事
矛盾修辞:
“王师顺”(官方话语)与”眼枯见骨”(民间苦难)并置 - 诗眼解析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以流水喻时间流逝,青山拟人化承载永恒悲痛
与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形成盛唐/乱唐对比
评价
- 古代
刘辰翁:”述情陈事,恳恻如见”
王嗣奭:”仁人之言,曲尽人情” - 现代
闻一多:”用对话体完成微型史诗”
钱钟书:”‘天地无情’四字,撕破盛唐幻象” - 文学史地位
标志杜甫”诗史”风格成熟
开创”新乐府”叙事先河(影响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