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先主庙

杜甫

惨淡风云会,乘时各有人。
力侔分社稷,志屈偃经纶。
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
杂耕心未已,欧血事酸辛。
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
锦江元过楚,剑阁复通秦。
旧俗存祠庙,空山立鬼神。
虚檐交鸟道,枯木半龙鳞。
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
闾阎儿女换,歌舞岁时新。
绝域归舟远,荒城系马频。
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孰与关张并,功临耿邓亲。
应天才不小,得士契无邻。
迟暮堪帷幄,飘零且钓缗。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拼音

cǎn dàn fēng yún huì ,chéng shí gè yǒu rén 。
lì móu fèn shè jì ,zhì qū yǎn jīng lún 。
fù hàn liú zhǎng cè ,zhōng yuán zhàng lǎo chén 。
zá gēng xīn wèi yǐ ,ōu xuè shì suān xīn 。
bà qì xī nán xiē ,xióng tú lì shù tún 。
jǐn jiāng yuán guò chǔ ,jiàn gé fù tōng qín 。
jiù sú cún cí miào ,kōng shān lì guǐ shén 。
xū yán jiāo niǎo dào ,kū mù bàn lóng lín 。
zhú sòng qīng xī yuè ,tái yí yù zuò chūn 。
lǘ yán ér nǚ huàn ,gē wǔ suì shí xīn 。
jué yù guī zhōu yuǎn ,huāng chéng xì mǎ pín 。
rú hé duì yáo luò ,kuàng nǎi jiǔ fēng chén 。
shú yǔ guān zhāng bìng ,gōng lín gěng dèng qīn 。
yīng tiān cái bú xiǎo ,dé shì qì wú lín 。
chí mù kān wéi wò ,piāo líng qiě diào mín 。
xiàng lái yōu guó lèi ,jì mò sǎ yī jīn 。

注释

  1. 惨淡风云会:指刘备在乱世中崛起,风云际会。
  2. 力侔分社稷:刘备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3. 志屈偃经纶:刘备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志向。
  4. 复汉留长策:指诸葛亮辅佐刘备恢复汉室的策略。
  5. 杂耕心未已:诸葛亮北伐时屯田,呕心沥血。
  6. 欧血事酸辛:诸葛亮因劳累过度呕血而死。
  7. 霸气西南歇:刘备的霸业在蜀地终结。
  8. 雄图历数屯:刘备的宏伟计划因命运多舛未能实现。
  9. 锦江元过楚:锦江(成都)本属楚地。
  10. 剑阁复通秦:剑阁是蜀地与秦地的交通要道。
  11. 闾阎儿女换:百姓世代更替。
  12. 绝域归舟远:杜甫漂泊异乡,归途遥远。
  13. 迟暮堪帷幄:晚年仍希望能为国效力。
  14. 向来忧国泪: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泪洒衣襟。

译文

风云变幻,英雄乘势而起。刘备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却未能实现统一大业。他复兴汉室的宏愿寄托于诸葛亮,而诸葛亮呕心沥血,最终壮志未酬。蜀汉的霸业在西南终结,雄图伟略因命运多舛而未能实现。锦江依旧流淌,剑阁仍连通秦蜀。先主庙仍在,但世事变迁,百姓世代更替,唯有歌舞依旧。我漂泊异乡,面对荒城古庙,不禁感慨万千。刘备的才能可与关羽、张飞并论,功绩堪比耿弇、邓禹。他识人善任,可惜我如今年老飘零,只能空怀忧国之泪,独自伤怀。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当时他拜谒刘备庙,感怀蜀汉兴衰,联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涯和唐王朝的动荡局势,借古抒怀,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身世的悲叹。

赏析

  1. 怀古伤今:杜甫借刘备、诸葛亮的功业未竟,暗喻唐朝的衰落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
  2. 结构严谨:前八句写刘备、诸葛亮的事迹,中间八句描绘庙宇景象,后八句抒发个人感慨,层次分明。
  3. 情感深沉:诗中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又有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4. 语言凝练:运用典故(如“耿邓”)和意象(如“枯木半龙鳞”),使诗歌厚重而富有感染力。

评价

  • 《杜诗详注》(清·仇兆鳌)评:“此诗感先主之遗庙,而自伤漂泊,忧国之念,老而弥笃。”
  • 《读杜心解》(清·浦起龙)称:“沉郁顿挫,寄托遥深,杜公晚年之作,愈见功力。”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