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拼音

mù tóu shí háo cūn ,yǒu lì yè zhuō rén 。
lǎo wēng yú qiáng zǒu ,lǎo fù chū mén kàn 。
lì hū yī hé nù !fù tí yī hé kǔ !
tīng fù qián zhì cí :sān nán yè chéng shù 。
yī nán fù shū zhì ,èr nán xīn zhàn sǐ 。
cún zhě qiě tōu shēng ,sǐ zhě zhǎng yǐ yǐ !
shì zhōng gèng wú rén ,wéi yǒu rǔ xià sūn 。
yǒu sūn mǔ wèi qù ,chū rù wú wán qún 。
lǎo yù lì suī shuāi ,qǐng cóng lì yè guī 。
jí yīng hé yáng yì ,yóu dé bèi chén chuī 。
yè jiǔ yǔ shēng jué ,rú wén qì yōu yān 。
tiān míng dēng qián tú ,dú yǔ lǎo wēng bié 。

注释

  1. 石壕:今河南陕县石壕镇
  2. 邺城戍:指邺城(相州)之战
  3. 附书至:捎信回来
  4. 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
  5. 无完裙:没有完整的衣裙(极言贫困)
  6. 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驻地)
  7. 幽咽:低声抽泣

译文

傍晚投宿石壕村,差役夜里来抓丁。
老翁翻墙逃走了,老妇出门去应对。
差役叫骂多凶狠!老妇哭得多伤心!
听她上前去诉说:三个儿子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刚战死。
活着的苟且偷生,死去的永远完了!
家里再没有男丁,只有吃奶的小孙。
孙子的娘没改嫁,进进出出没件整衣。
老妇我虽然力衰,请让我连夜跟去。
赶快到河阳服役,还能做早饭应急。
夜深说话声断绝,隐约听到抽泣声。
天亮后继续赶路,只与老翁道别离。

背景

时间:乾元二年(759年)春
历史背景:唐军在相州大败后紧急征兵
创作地点:杜甫从洛阳赴华州途中所见
关联作品:”三吏三别”组诗
核心主题:战争对普通百姓的摧残

赏析

  1. 叙事艺术
  • 时间压缩:从”暮投”到”天明”的12小时实录
  • 视角转换:诗人作为旁观者→事件记录者
  • 戏剧冲突:吏怒与妇苦的强烈对比
  1. 语言特色
  • 白描手法:”出入无完裙”写尽贫困
  • 对话入诗:老妇致词占全诗1/3篇幅
  • 留白艺术:”如闻泣幽咽”的含蓄表达
  1. 诗眼解析
    “独与老翁别”:
  • 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 “独”字凸显家破人亡
  • 与开头”老翁逾墙走”形成闭环

评价

  1. 古代评价
  • 王嗣奭:”语似朴拙,实具血泪”
  • 仇兆鳌:”叙事中带议论,浑然天成”
  1. 现代评价
  • 闻一多:”中国最伟大的叙事短诗”
  • 钱钟书:”用二十四句写尽一个时代的悲剧”
  1. 文学史地位
  • 古代现实主义诗歌巅峰之作
  • 新乐府运动的先声
  • “诗史”代表作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