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拼音

bái dì chéng zhōng yún chū mén ,bái dì chéng xià yǔ fān pén 。
gāo jiāng jí xiá léi tíng dòu ,gǔ mù cāng téng rì yuè hūn 。
róng mǎ bú rú guī mǎ yì ,qiān jiā jīn yǒu bǎi jiā cún 。
āi āi guǎ fù zhū qiú jìn ,tòng kū qiū yuán hé chù cūn ?

注释

  1. 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县东白帝山上,地势险要。
  2. 云出门:形容城高云绕的景象。
  3. 雨翻盆:形容暴雨倾盆而下。
  4. 高江急峡:长江在峡谷中奔流湍急。
  5. 雷霆斗:形容江水奔腾声如雷霆相斗。
  6. 戎马:战马,代指战乱。
  7. 归马:农耕用的马,代指和平生活。
  8. 诛求:官府横征暴敛。
  9. 恸哭:极度悲伤地痛哭。

译文

白帝城上云雾缭绕似从城门涌出,城下暴雨倾盆如翻倒的水盆。
高峡中的长江奔腾咆哮如雷霆相斗,古树苍藤遮蔽天日使天地昏暗。
战乱中的马匹不如农耕的马安逸,千户人家如今只剩百户幸存。
可怜的寡妇们已被官府榨干所有,在这萧瑟秋原上,何处不闻痛哭声?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秋,杜甫流寓夔州时。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各地藩镇割据、战乱不断,加上官府横征暴敛,百姓生活困苦。诗人登白帝城见暴雨倾盆、江流奔腾的壮观景象,联想到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现实,写下这首悲天悯人之作。

赏析

  1. 写景奇崛:前四句以夸张手法描绘白帝城暴雨奇观,”云出门””雨翻盆””雷霆斗”等意象极具视觉和听觉冲击力。
  2. 对比强烈:”戎马”与”归马”、”千家”与”百家”的对比,凸显战乱前后的巨大反差。
  3. 现实批判:后四句直指官府盘剥和民生疾苦,体现杜甫”诗史”般的现实主义精神。
  4. 情感沉痛:末句”恸哭秋原何处村”以问作结,将个人悲愤升华为对时代的控诉。

评价

明·王嗣奭《杜臆》评:”前四句写景,何等雄壮,后四句写情,何等凄怆。”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三四句状江峡之险,五六句悲人民之困,结语尤觉惨恻。”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