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拼音
yě lǎo lí qián jiāng àn huí ,chái mén bú zhèng zhú jiāng kāi 。
yú rén wǎng jí chéng tán xià ,jiǎ kè chuán suí fǎn zhào lái 。
zhǎng lù guān xīn bēi jiàn gé ,piàn yún hé yì bàng qín tái 。
wáng shī wèi bào shōu dōng jun4 ,chéng què qiū shēng huà jiǎo āi 。
注释
- 野老:杜甫自称,意为乡野老人
- 篱前江岸回:草堂前的江岸曲折蜿蜒
- 柴门不正:简陋的院门没有正对江面
- 澄潭:指浣花溪的深潭
- 贾客:商人
- 返照:夕阳余晖
- 剑阁:蜀道要隘,暗指中原战事
- 琴台:成都名胜司马相如琴台
- 东郡:指洛阳一带
- 画角:军中号角,声音悲凉
译文
我这乡野老人住在曲折的江岸边,歪斜的柴门对着江水而开。
渔人们在澄澈的深潭下撒网,商船随着夕阳的余晖驶来。
遥望长路心系剑阁战事,如浮云般漂泊为何停留在琴台?
朝廷军队还未收复东都洛阳,秋日城头传来悲凉的画角声。
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秋,杜甫初居成都浣花草堂时。虽暂得安居,但仍心系中原战事,诗中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漂泊的感慨。
赏析
- 前四句写草堂闲居所见,展现恬淡的田园生活
- 后四句笔锋陡转,抒发忧国之情
- “片云”意象既写景又自喻,含蓄深沉
- 结尾”画角哀”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 全诗由闲适到忧思,情感起伏自然
评价
明·王嗣奭《杜臆》评:”前四句似闲适,后四句忽悲慨,章法奇绝。”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结语悲壮,令人凄然。”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