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李公见访

杜甫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
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喧,叶密鸣蝉稠。
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静,庶足充淹留。
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

拼音

yuǎn lín shǔ qì báo ,gōng zǐ guò wǒ yóu 。
pín jū lèi cūn wù ,pì jìn chéng nán lóu 。
páng shě pō chún pǔ ,suǒ xū yì yì qiú 。
gé wū huàn xī jiā ,jiè wèn yǒu jiǔ bú ?
qiáng tóu guò zhuó láo ,zhǎn xí fǔ zhǎng liú 。
qīng fēng zuǒ yòu zhì ,kè yì yǐ jīng qiū 。
cháo duō zhòng niǎo xuān ,yè mì míng chán chóu 。
kǔ zāo cǐ wù guō ,shú wèi wú lú yōu ?
shuǐ huā wǎn sè jìng ,shù zú chōng yān liú 。
yù kǒng zūn zhōng jìn ,gèng qǐ wéi jun1 móu 。

注释

  1. 李公:指李炎,时任太子舍人
  2. 远林:远处的树林
  3. 暑气薄:暑热稍减
  4. 村坞:村庄
  5. 浊醪:浊酒
  6. 俯长流:临着河流
  7. 此物:指蝉鸣
  8. 庶足:勉强可以
  9. 淹留:久留
  10. 更起:再次起身

译文

远处树林暑热稍减,李公前来拜访我游。
贫居类似乡村农舍,僻静靠近城南角楼。
邻居都很淳朴厚道,所需之物容易寻求。
隔墙呼唤西边邻居,借问家中可有酒否?
墙头递过一壶浊酒,铺开席子临着河流。
清风从左右方吹来,客人已觉秋意微浮。
鸟巢众多众鸟喧闹,树叶稠密鸣蝉不休。
苦于被这蝉声吵闹,谁说我的草庐清幽?
水边花映暮色静谧,勉强可供贵客停留。
唯恐杯中酒水饮尽,再次起身为您筹谋。

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夏,杜甫弃官客居秦州时期。时值安史之乱,诗人生活困顿,友人李炎来访,写下这首记录贫居生活的诗作。

赏析

  1. 叙事艺术:
    • 完整记录一次友人拜访的全过程
    • 从”暑气薄”到”惊秋”的时间流动
    • 空间转换:远林-贫居-旁舍-墙头-长流
  2. 生活细节描写:
    • “隔屋唤西家”的邻里互动
    • “墙头过浊醪”的传酒细节
    • “更起为君谋”的待客热忱
  3. 矛盾情感表达:
    • 表面写夏日欢聚
    • 实则暗含贫居之苦
    • “孰谓吾庐幽”的反问意味深长
  4. 语言特色:
    • 散文化句式自然流畅
    • “喧””稠””聒”等字精准传神
    • 白描中见深意

评价

  1. 古代评点:
    • 宋·黄鹤:”写贫居真情实事”
    • 明·王嗣奭《杜臆》:”朴处见工,浅处见深”
    •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前半叙事,后半写景,结见深情”
  2. 诗学价值:
    • 开创”以日常生活入诗”的新范式
    • 发展叙事与抒情结合的创作手法
    • 体现杜甫”即事名篇”的创作特点
  3. 现代解读:
    • 闻一多称其为”最真实的唐代生活切片”
    • 钱钟书指出”墙头过浊醪”体现民间互助精神
  4. 文学史地位:
    • 杜甫秦州诗重要代表作
    • 古代访友题材经典作品
    • 研究唐代民间生活的重要文本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