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
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
拼音
yì xī xián yáng dōu shì hé ,shān shuǐ zhī tú zhāng mài shí 。
wū xiá céng jīng bǎo píng jiàn ,chǔ gōng yóu duì bì fēng yí 。
注释
- 咸阳:代指长安,唐代都城
- 都市合:繁华的街市
- 张卖:展示售卖
- 宝屏:华美的屏风
- 楚宫:指巫山神女庙
- 碧峰:青翠的山峰
- 疑:恍惚似真
译文
回忆往昔长安繁华街市,山水画图在店铺中展卖时。
巫峡景色曾在屏风上见,今日亲临楚宫面对青峰仍觉似幻似真。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是杜甫《夔州歌十绝句》第八首。诗人通过对比长安艺术品中的巫峡与眼前实景,抒发人生如梦的感慨。
赏析
- 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 长安画作(虚)与巫峡实景(实)的时空交错
- “疑”字体现认知的恍惚感
- 艺术再现与真实体验的辩证关系
- 记忆与现实的碰撞:
- “忆昔”带出盛唐记忆
- “曾经”连接艺术想象
- “犹对”表现当下的震撼
- 语言艺术特色:
- “合”字浓缩都市繁华
- “张卖”活化市井场景
- “疑”字传递微妙心理
- 结构精巧性:
- 前两句追忆长安
- 后两句对照夔州
- 今昔虚实自然转换
评价
- 古代评点:
- 宋·黄鹤:”二十八字写尽人生境遇之感”
- 明·王嗣奭《杜臆》:”‘疑’字妙绝,虚实之界尽在此中”
-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前二句写记忆,后二句写现实”
- 诗学价值:
- 开创艺术鉴赏题材的诗歌表现
- 发展虚实对照的抒情方式
- 体现杜甫”以诗论艺”的创作维度
- 现代解读:
- 艺术史家视为唐代山水画流通的重要佐证
- 心理学家关注”疑”表现的认知体验
- 现象学家研究诗中”真实感”的文学表达
- 文学史地位:
- 杜甫抒情诗的特殊类型
- 古代艺术诗的经典范例
- 研究唐代艺术接受史的重要文本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