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拼音
wǔ hóu cí táng bú kě wàng ,zhōng yǒu sōng bǎi cān tiān zhǎng 。
gàn gē mǎn dì kè chóu pò ,yún rì rú huǒ yán tiān liáng 。
注释
- 武侯祠堂:诸葛亮祠堂(诸葛亮谥号忠武侯)
- 参天:高耸入云
- 干戈满地:指战乱四起
- 客愁破:游子的愁绪被排解
- 云日如火:烈日当空
- 炎天凉:心灵感到清凉
译文
武侯祠堂永远不能遗忘,祠中松柏挺拔直指苍穹。
尽管遍地战乱消解了我的客愁,烈日炎炎却让我心境清凉。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是杜甫《夔州歌十绝句》第九首。诗人拜谒夔州武侯祠,借诸葛亮的事迹抒发在乱世中坚守节操的情怀。
赏析
- 历史与现实的映照:
- 以”武侯祠堂”勾连古今
- “干戈满地”暗指安史之乱后的局势
- 通过历史人物反观当下
- 意象的象征意义:
- “松柏”象征诸葛亮不朽的精神
- “云日如火”反衬内心的清凉
- 自然意象的人格化处理
- 情感表达艺术:
- “不可忘”的强烈情感
- “客愁破”的心理转变
- 外在炎热与内心清凉的对比
- 语言表现力:
- “参天”的视觉冲击力
- “破”字的动态效果
- “炎天凉”的矛盾修辞
评价
- 古代评点:
- 宋·刘辰翁:”二十八字写尽武侯精神”
- 明·王嗣奭《杜臆》:”‘炎天凉’三字,道出圣贤境界”
-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前二句写景,后二句写情”
- 诗学价值:
- 开创怀古题材的心灵书写
- 发展情景反衬的抒情方式
- 体现杜甫”尚友古人”的精神追求
- 现代解读:
- 心理学家关注”炎天凉”表现的心理调节
- 哲学家研究诗中体现的儒家价值观
- 历史学家重视其对武侯祠的早期记录
- 文学史地位:
- 杜甫咏史怀古诗的代表作
- 古代诸葛亮题材的经典诗作
- 研究杜甫精神世界的重要文本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