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拼音
xì cǎo wēi fēng àn ,wēi qiáng dú yè zhōu 。
xīng chuí píng yě kuò ,yuè yǒng dà jiāng liú 。
míng qǐ wén zhāng zhe ,guān yīng lǎo bìng xiū 。
piāo piāo hé suǒ sì ,tiān dì yī shā ōu 。
注释
- 危樯:高耸的桅杆
- 星垂:星辰低垂,形容原野广阔
- 月涌:月光随波涌动
- 文章著:因文章而显名
- 老病休:因年老多病而退休
- 沙鸥:海鸥,喻漂泊无依
译文
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
夜色中孤舟高耸着桅杆。
繁星低垂,平野辽阔无际,
月光随波,大江奔流不息。
名声岂是靠文章显赫?
官职本该因老病辞休。
飘零的我像什么?
不过是天地间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五月,杜甫携家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途经渝州(今重庆)、忠州(今忠县)一带时所作。当时严武去世,杜甫在蜀地失去依靠,不得不再次踏上漂泊之路。
赏析
- 意象运用:
- 前两联写景,”细草””孤舟”与”星垂””月涌”形成渺小与宏大的强烈对比
- 后两联抒情,由景入情,自然过渡
-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星垂”对”月涌”,”平野阔”对”大江流”
- 比喻精妙:以”沙鸥”自比,形象生动
- 情感表达:
- 漂泊孤独之感
- 怀才不遇之叹
- 人生无常之慨
评价
- 明代王嗣奭《杜臆》评:”此诗无所依傍,自抒胸臆,而气象宏阔,感慨深沉。”
- 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星垂’二语雄浑超逸,公集中最著名者。”
- 现代学者普遍认为这是杜甫五律中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其沉郁顿挫的诗风。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