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拼音

qiān jiā shān guō jìng cháo huī ,rì rì jiāng lóu zuò cuì wēi 。
xìn xiǔ yú rén hái fàn fàn ,qīng qiū yàn zǐ gù fēi fēi 。
kuāng héng kàng shū gōng míng báo ,liú xiàng chuán jīng xīn shì wéi 。
tóng xué shǎo nián duō bú jiàn ,wǔ líng yī mǎ zì qīng féi 。

注释

  1. 山郭:山城,指夔州
  2. 翠微:青翠的山色
  3. 信宿:连宿两夜,此处指连日
  4. 泛泛:漂浮不定的样子
  5. 故:依然
  6. 匡衡:西汉经学家,曾上疏直言获重用
  7. 抗疏:上疏直言
  8. 刘向:西汉学者,曾校书传经
  9. 五陵:长安附近五座汉代帝陵,代指权贵
  10. 轻肥:轻裘肥马,形容生活优裕

译文

山城千家静沐朝晖,我日日独坐江楼赏翠微。
连日渔人仍在江上漂泊,清秋时节燕子依旧翻飞。
我如匡衡上疏却功名微薄,似刘向传经而事与愿违。
往昔同学少年多已显贵,在五陵过着轻裘肥马的生活。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秋,是《秋兴八首》第三首。杜甫在夔州面对秋景,对比自己仕途失意与同窗显达的境遇,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赏析

  1. 对比艺术:
    • 动静对比:静寂山郭与动态渔燕
    • 今昔对比:自身困顿与同窗显达
    • 人我对比:匡衡刘向的成就与自己的失意
  2. 用典特色:
    • 匡衡典:反衬自己直言不被重用
    • 刘向典:对比自己学术抱负未展
    • 五陵典:暗示权贵的奢靡生活
  3. 情感表达:
    • “日日”体现孤独的持续性
    • “还””故”强调无奈的重复
    • “自”字暗含对权贵的讽刺
  4. 结构特点:
    • 前四句写景铺垫
    • 后四句抒情议论
    • 由外物到内心的自然过渡

评价

  1. 古代评点:
    • 宋·刘辰翁:”‘还”故’二字,写尽无聊”
    • 明·王嗣奭《杜臆》:”结句冷眼,非杜公不能道”
    •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前写景,后写情,章法井然”
  2. 诗学价值:
    • 发展七律的对比抒情手法
    • 深化典故的反讽运用
    • 体现杜甫”沉郁”的诗风特色
  3. 现代解读:
    • 闻一多关注诗中知识分子困境
    • 钱钟书分析典故的创造性转化
    • 宇文所安研究”轻肥”体现的社会批判
  4. 文学史地位:
    • 杜甫七律代表作之一
    • 古代士人抒怀的典范
    • 研究唐代社会阶层的重要文本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