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二

杜甫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拼音

chóu huā luàn ruǐ wèi jiāng bīn ,háng bù yī wēi shí pà chūn 。
shī jiǔ shàng kān qū shǐ zài ,wèi xū liào lǐ bái tóu rén 。

注释

  1. 稠花乱蕊:繁密的花朵和杂乱的蓓蕾
  2. 畏江滨:使江边显得令人畏怯
  3. 欹危:脚步歪斜不稳
  4. 怕春:对春色产生畏惧
  5. 驱使在:仍可差遣(指还能作诗饮酒)
  6. 料理:照顾、帮助

译文

繁花密蕊让江岸显得令人畏怯,
我步履蹒跚,竟对这春光感到惶恐。
好在还能借诗酒消遣,
不必劳烦他人照顾我这白头老翁。

背景

时间: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
地点:成都浣花溪畔
背景:

  • 继前首寻酒伴不得后,本诗展现独对春光的心境
  • 杜甫时年50岁,已现老态(”白头人”)
    心境:
  • 面对绚烂春光的复杂情绪
  • 老病中保持精神独立的宣言

赏析

1. 矛盾修辞的运用

  • “畏江滨”与”怕春”:将绚烂春光转化为压迫性存在
  • “稠花乱蕊”的视觉冲击与”欹危”步履的虚弱形成张力

2. 自我解嘲的智慧

  • “诗酒驱使”:以文人方式化解生存困境
  • “未须料理”:保持尊严的倔强姿态

3. 结构特色

  • 前两句写外境压迫,后两句写内心抵抗
  • “怕春”到”未须”的情绪转折体现杜诗沉郁顿挫本色

评价

  1. 明·王嗣奭《杜臆》:
    “‘怕春’二字奇绝,老杜惯将无情物写得怕人。”
  2.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以畏葸语写豪宕情,此老独擅。”
  3. 现代学者叶嘉莹:
    “创造了中国诗歌史上独特的’畏春’美学。”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