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鹘行

杜甫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初惊无拘挛,何得立突兀。
乃知画师妙,巧刮造化窟。
写此神俊姿,充君眼中物。
乌鹊满樛枝,轩然恐其出。
侧脑看青霄,宁为众禽没。
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
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
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
吾今意何伤,顾步独纡郁。

拼音

gāo táng jiàn shēng gǔ ,sà shuǎng dòng qiū gǔ 。
chū jīng wú jū luán ,hé dé lì tū wū 。
nǎi zhī huà shī miào ,qiǎo guā zào huà kū 。
xiě cǐ shén jun4 zī ,chōng jun1 yǎn zhōng wù 。
wū què mǎn liáo zhī ,xuān rán kǒng qí chū 。
cè nǎo kàn qīng xiāo ,níng wéi zhòng qín méi 。
zhǎng hé rú dāo jiàn ,rén huán kě chāo yuè 。
qián kūn kōng zhēng róng ,fěn mò qiě xiāo sè 。
miǎn sī yún shā jì ,zì yǒu yān wù zhì 。
wú jīn yì hé shāng ,gù bù dú yū yù 。

注释

  1. 鹘(hú):隼类猛禽
  2. 飒爽:矫健挺拔
  3. 拘挛:束缚
  4. 突兀:高耸挺立
  5. 造化窟:自然的奥秘
  6. 樛(jiū)枝:弯曲的树枝
  7. 轩然:昂首展翅貌
  8. 长翮(hé):长羽翼
  9. 人寰:人间
  10. 峥嵘:高峻空旷
  11. 缅思:遥想
  12. 纡郁:忧郁徘徊

译文

高堂上见到栩栩如生的鹘画,飒爽英姿似有秋风动骨。
初看惊疑它未被束缚,怎能如此傲然挺立?
方知画师技艺精妙,巧夺天工再现自然奥秘。
描摹这神俊姿态,满足您赏玩的雅趣。
乌鹊栖满枝头,恐惧它突然飞起。
它侧首凝视青天,岂肯与凡鸟为伍?
修长羽翼如刀剑,足以超越人间。
天地虽大却显空旷,画作墨色更显肃杀。
遥想它在云沙际翱翔,本有穿云破雾之质。
我为何感伤?踱步独自忧郁。

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杜甫时在长安任左拾遗。诗人观赏一幅鹘画,借咏画中猛禽寄托自己刚直不阿的政治品格和受困朝堂的苦闷。

赏析

  1. 绘画鉴赏维度:
    • “飒爽动秋骨”体现视觉通感
    • “巧刮造化窟”揭示艺术本质
    • “粉墨萧瑟”评价墨色运用
  2. 双重象征系统:
    • 鹘的意象:诗人自我投射
    • 乌鹊意象:朝中宵小之辈
    • 青霄象征:政治理想
  3. 情感表达艺术:
    • 前八句的惊叹赞美
    • 中六句的象征联想
    • 结句的自我诘问
  4. 语言创新:
    • “动秋骨”的触觉化表达
    • “刀剑”比喻的锐利感
    • “纡郁”的情感浓缩

评价

  1. 古代评点:
    • 宋·黄庭坚:”‘宁为众禽没’五字,士节尽出”
    • 明·王嗣奭《杜臆》:”结句自问,无限悲愤”
    •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前半赞画,后半寄慨”
  2. 诗学价值:
    • 发展题画诗的象征传统
    • 深化咏物诗的人格寄托
    • 体现杜甫”沉郁顿挫”的早期风格
  3. 现代解读:
    • 艺术史家关注诗中唐代绘画史料
    • 符号学家分析鹘的象征系统
    • 政治学家研究谏官处境的隐喻
  4. 文学史地位:
    • 杜甫题画诗代表作
    • 古代咏禽诗的经典文本
    • 研究杜甫长安时期思想的重要文献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