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竖子摘苍耳

杜甫

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犹剧。
畦丁告劳苦,无以供日夕。
蓬莠独不焦,野蔬暗泉石。
卷耳况疗风,童儿且时摘。
侵星驱之去,烂熳任远适。
放筐亭午际,洗剥相蒙幂。
登床半生熟,下箸还小益。
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
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籺窄。
饱食复何心,荒哉膏粱客。
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
寄语恶少年,黄金且休掷。

拼音

jiāng shàng qiū yǐ fèn ,lín zhōng zhàng yóu jù 。
qí dīng gào láo kǔ ,wú yǐ gòng rì xī 。
péng yǒu dú bú jiāo ,yě shū àn quán shí 。
juàn ěr kuàng liáo fēng ,tóng ér qiě shí zhāi 。
qīn xīng qū zhī qù ,làn màn rèn yuǎn shì 。
fàng kuāng tíng wǔ jì ,xǐ bāo xiàng méng mì 。
dēng chuáng bàn shēng shú ,xià zhù hái xiǎo yì 。
jiā diǎn guā xiè jiān ,yī xī jú nú jì 。
luàn shì zhū qiú jí ,lí mín kāng hé zhǎi 。
bǎo shí fù hé xīn ,huāng zāi gāo liáng kè 。
fù jiā chú ròu chòu ,zhàn dì hái gǔ bái 。
jì yǔ è shǎo nián ,huáng jīn qiě xiū zhì 。

注释

  1. 竖子:童仆
  2. 苍耳:又名卷耳,可食野菜
  3. 秋已分:秋分时节
  4. 瘴:湿热瘴气
  5. 畦丁:园丁
  6. 蓬莠:蓬草和狗尾草
  7. 疗风:治疗风疾(杜甫患风痹)
  8. 侵星:披星戴月
  9. 烂熳:放任
  10. 亭午:正午
  11. 蒙幂:覆盖
  12. 橘奴:柑橘的别称
  13. 诛求:横征暴敛
  14. 糠籺(hé):粗劣食物
  15. 膏粱客:富贵人家

译文

江上时节已届秋分,林中瘴气仍然浓重。
园丁诉说劳苦艰辛,无法供应日常饮食。
唯有蓬莠未被晒焦,野菜傍着暗泉岩石。
卷耳还能治疗风痹,就让童仆去采摘。
拂晓驱他出门去,任其随意远处寻觅。
正午归来放下竹筐,清洗剥皮覆盖备用。
上桌半生不熟,下筷还有些益处。
掺些瓜薤同煮,略见柑橘风味。
乱世征税急迫,百姓口粮匮乏。
吃饱已属奢望,可笑那些膏粱子弟。
富家厨房肉食腐臭,战场尸骨惨白。
奉劝那些纨绔少年,且莫挥霍黄金。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杜甫时居夔州。时值战乱饥荒,诗人命童仆采摘苍耳充饥,借事抒怀,揭露社会不公。

赏析

  1. 叙事结构:
    • 采摘缘由(前8句)
    • 烹饪过程(中4句)
    • 社会批判(后8句)
    • 由实入虚的递进
  2. 对比艺术:
    • “黎民糠籺” vs “膏粱客”
    • “厨肉臭” vs “骸骨白”
    • 童仆劳作 vs 恶少年挥霍
  3. 语言特色:
    • “瘴犹剧”的环境压迫感
    • “烂熳任远适”的无奈
    • “黄金且休掷”的劝诫力度
  4. 思想内涵:
    • 记录唐代民间食疗智慧
    • 揭示安史之乱后的经济崩溃
    • 体现儒家”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

评价

  1. 古代评点:
    • 宋·黄彻:”‘骸骨白’三字,写尽乱离”
    • 明·王嗣奭《杜臆》:”后八句如闻太息之声”
    •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前十二句叙事,后八句议论”
  2. 诗学价值:
    • 发展记事诗的批判维度
    • 深化日常生活的诗化表现
    • 体现杜甫”即事名篇”的创作理念
  3. 现代解读:
    • 营养学家关注苍耳的药用价值
    • 社会学家研究诗中反映的阶级矛盾
    • 经济学家分析唐代货币购买力
  4. 文学史地位:
    • 杜甫夔州时期重要作品
    • 古代饥荒题材的代表作
    • 研究唐代社会经济的一手资料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