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拼音
yì qì jiāo mǎn lù,ān mǎ guāng zhào chén。
jiè wèn hé wéi zhě,rén chēng shì nèi chén。
zhū fú jiē dà fū,zǐ shòu xī jiāng jūn。
kuā fù jūn zhōng yàn,zǒu mǎ qù rú yún。
zūn léi yì jiǔ yùn,shuǐ lù luó bā zhēn。
guǒ bāi dòng tíng jú,kuài qiē tiān chí lín。
shí bǎo xīn zì ruò,jiǔ hān qì yì zhèn。
shì suì jiāng nán hàn,qú zhōu rén shí rén。
注释
- 轻肥:轻裘肥马,指奢华生活
- 内臣:宦官
- 朱绂/紫绶:高官服饰
- 九酝:美酒
- 八珍:珍贵食材
- 洞庭橘:湖南洞庭湖产的柑橘
- 天池鳞:皇家池塘的鱼
- 衢州:今浙江衢州一带
译文
骄横之气充斥道路,鞍马光亮照映飞尘。
询问这是些什么人,路人说是宫中宦官。
红色绶带都是大夫,紫色印绶全是将军。
耀武扬威赴军中宴,马队飞驰如云涌动。
酒杯斟满陈年美酒,水陆珍馐摆满宴席。
手剥洞庭新鲜蜜橘,刀切天池细嫩鱼脍。
吃饱喝足神情自得,酒至酣处气焰更盛。
这一年江南大旱灾,衢州出现人吃人惨剧。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杜甫53岁客居成都时。时值宦官专权(如程元振、鱼朝恩),掌控神策军。江南旱灾导致人相食惨剧,而掌权宦官却穷奢极欲,诗人通过尖锐对比揭露社会矛盾。
赏析
全诗采用三重对比结构:
- 权贵奢靡(前12句):
- 视觉:”鞍马光照尘”的排场
- 味觉:”九酝””八珍”的穷奢
- 神态:”气益振”的嚣张气焰
- 灾民惨状(末2句):
- “人食人”的触目惊心
- 仅用5字完成场景切换
- 艺术对照:
- 空间:长安宴席(虚写)与江南灾区(实写)
- 时间:宴饮时刻与全年灾情
- 数量:12句铺陈与2句收束
语言特色:
- “皆””悉”等全称判断词,揭露宦官群体性腐败
- “如云””溢””罗”等动词强化奢靡程度
- 结句不置评而讽意自现
评价
- 明代王嗣奭《杜臆》:”末二句不更著一语,而讽意弥深。”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前半极写豪侈,末句陡接,真可痛哭。”
- 现代闻一多:”中国诗歌史上最残酷的蒙太奇。”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