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岳阳楼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拼音

yuè yáng chéng xià shuǐ màn màn ,dú shàng wēi lóu píng qǔ lán 。
chūn àn lǜ shí lián mèng zé ,xī bō hóng chù jìn zhǎng ān 。
yuán pān shù lì tí hé kǔ ,yàn diǎn hú fēi dù yì nán 。
cǐ dì wéi kān huà tú zhàng ,huá táng zhāng yǔ guì rén kàn 。

注释

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濒临洞庭湖
漫漫:水势浩大无边
危楼:高楼
凭:倚靠
曲阑:曲折的栏杆
梦泽:云梦泽,古代大湖
长安:唐代都城,代指朝廷
猿啼:用屈原《九歌》”猿啾啾兮狖夜鸣”典故
雁渡:暗喻自己贬谪南行的艰难
图障:屏风画
华堂:富贵人家的厅堂

译文

岳阳城下洞庭湖水浩渺无边,独自登上高楼倚靠曲折栏杆。
春岸绿时连接着古老云梦泽,晚霞红处仿佛靠近京都长安。
猿猴攀树哀啼多么凄苦,大雁点水飞渡也很艰难。
这般景致只适合绘成屏风画,张挂在富贵人家的厅堂赏玩。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四年(819年)春,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调任忠州刺史,途经岳州登岳阳楼时所作。诗人借登楼远眺之景,抒发贬谪生涯的感慨,暗含对朝廷的眷恋和对现实的不满。

赏析

首联以”水漫漫”营造苍茫意境,”独上”暗示孤寂心境。颔联虚实相生,”近长安”暗含对京城的思念。颈联借”猿啼””雁渡”喻贬谪之苦,化用典故不着痕迹。尾联表面写景可入画,实则暗讽权贵只知享乐,不解民间疾苦。全诗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展现了白居易七律的成熟功力。

评价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评:”乐天七言律,岳阳楼一篇最得杜髓。”清代纪昀认为此诗”感慨遥深,得风人之旨”。现代学者认为此诗将个人遭遇与湖光山色完美结合,是唐代题咏岳阳楼的佳作之一。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