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
朝来暮去无停息,独有渔舟系夕阳。
拼音
bái xuě lóu zhōng yī wàng xiāng ,qīng shān cù cù shuǐ máng máng 。
cháo lái mù qù wú tíng xī ,dú yǒu yú zhōu xì xī yáng 。
注释
- 郢州:今湖北钟祥一带,唐代州名。
- 白雪楼:郢州名胜,传说因战国楚人宋玉《对楚王问》中“阳春白雪”典故得名。
- 簇簇:形容青山密集林立。
- 系夕阳:渔舟在夕阳下停泊,暗含时光静止的孤寂感。
译文
登上白雪楼远眺故乡,只见青山叠嶂、江水浩渺。
朝朝暮暮的时光流逝不停,唯有一叶渔舟在夕阳中静静停泊。
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期间(约816-818年)。诗人途经郢州,登楼远望,触景生情。诗中既有对仕途失意的怅惘,又暗含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中唐文人典型的矛盾心态。
赏析
- 意象对比与时空张力
- “青山簇簇水茫茫”:以壮阔的自然景象反衬个体的渺小,青山与江水的永恒更凸显人生漂泊的短暂。
- “朝来暮去”与“渔舟系夕阳”:动态的时间流逝与静态的渔舟形成对比,暗示诗人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 情感层次
- 表层写登楼所见,实则抒发羁旅之愁。“一望乡”直白点题,而“无停息”暗喻仕途奔波的疲惫。
- 末句“渔舟”意象象征隐逸,与白居易后期“中隐”思想(《中隐》诗)相呼应。
- 语言风格
- 白诗一贯的平易浅切,但通过简练画面传递深沉感慨,符合其“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创作主张。
评价
-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评白居易写景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此诗以寻常景物寄寓复杂心绪,正是其特色。
- 清代《唐宋诗醇》称其“淡语中有远致”,肯定其含蓄的哲理意味。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