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绫

白居易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值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拼音

liáo líng liáo líng hé suǒ sì?bù sì luó xiāo yǔ wán qǐ。
yīng sì tiān tāi shān shàng míng yuè qián,sì shí wǔ chǐ pù bù quán。
zhōng yǒu wén zhāng yòu qí jué,dì pù bái yān huā cù xuě。
zhī zhě hé rén yī zhě shuí?yuè xī hán nǚ hàn gōng jī。
qù nián zhōng shǐ xuān kǒu chì,tiān shàng qǔ yàng rén jiān zhī。
zhī wéi yún wài qiū yàn háng,rǎn zuò jiāng nán chūn shuǐ sè。
guǎng cái shān xiù cháng zhì qún,jīn dǒu yùn bō dāo jiǎn wén。
yì cǎi qí wén xiāng yǐn yìng,zhuǎn cè kàn huā huā bù dìng。
zhāo yáng wǔ rén ēn zhèng shēn,chūn yī yī duì zhí qiān jīn。
hàn zhān fěn wū bù zài zhuó,yè tǔ tà ní wú xī xīn。
liáo líng zhī chéng fèi gōng jī,mò bǐ xún cháng zēng yǔ bó。
sī xì qiāo duō nǚ shǒu téng,zhā zhā qiān shēng bù yíng chǐ。
zhāo yáng diàn lǐ gē wǔ rén,ruò jiàn zhī shí yīng yě xī。

注释

  1. 缭绫:唐代一种精美的丝织品,产于越地(今浙江一带)。
  2. 罗绡与纨绮:泛指普通丝织品。罗:轻软有孔的丝织品;绡:生丝织品;纨:细绢;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3. 天台山:浙江名山,以瀑布著称。
  4. 文章:指缭绫上的花纹。
  5. 越溪寒女:越地贫寒的织女。
  6. 汉宫姬:指皇宫中的妃嫔或舞女。
  7. 中使:皇帝派出的宦官。
  8. 昭阳舞人:指受宠的宫廷舞女。昭阳殿为汉代宫殿,此处借指唐宫。
  9. 扎扎:织机声。

译文

缭绫啊缭绫,像什么?不像罗绡也不像纨绮。
应似天台山明月下的瀑布,飞泻四十五尺。
绫上花纹奇绝,如白烟铺地、雪花簇聚。
织者是谁?穿者是谁?是越溪贫女和宫中妃姬。
去年宦官传旨,按宫廷花样织造。
织出云外秋雁的图案,染成江南春水的颜色。
宽裁衣袖长制裙,金斗熨出波纹剪刀裁衣。
异彩奇纹交相辉映,转动间花纹闪烁不定。
昭阳殿舞女正受宠,一套春衣价值千金。
汗污粉渍便不再穿,任其拖地踏泥毫不珍惜。
缭绫织造费尽心力,远非寻常缯帛可比。
细丝缫多织女手疼,机声扎扎千响不盈一尺。
昭阳殿里的歌舞人,若见织造过程也该珍惜。

背景

此诗为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之一,作于元和四年(809年)。白居易时任左拾遗,主张诗歌应“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唐代宫廷奢靡,缭绫是专供贵族的高级织物,织造过程极耗人力。此诗通过对比织女的艰辛与宫廷的浪费,揭露社会矛盾,体现白居易“讽喻诗”的创作宗旨。

赏析

  1. 艺术手法:
    • 比喻新奇,以“瀑布泉”喻缭绫的飘逸,以“白烟花簇雪”写其纹样。
    • 对比鲜明:织女“手疼”与舞女“无惜心”形成强烈反差。
    • 细节刻画:如“扎扎千声不盈尺”,生动表现织造的繁难。
  2. 思想内涵:
    • 揭露统治阶级的奢侈浪费,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
    • 呼应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

评价

  1. 清代《唐宋诗醇》评:“意深语痛,触物兴怀,犹有《国风》之遗。”
  2.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是白居易讽喻诗的代表作之一,兼具艺术性与社会批判性。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