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拼音

bìng yǎn shǎo mián fēi shǒu suì,lǎo xīn duō gǎn yòu lín chūn。
huǒ xiāo dēng jìn tiān míng hòu,biàn shì píng tóu liù shí rén。

注释

  1. 除夜:除夕夜
  2. 守岁:除夕夜不睡觉的习俗
  3. 平头:整数,此处指六十岁
  4. 火销:灯火熄灭
  5. 灯尽:蜡烛燃尽

译文

病眼难眠并非守岁,老来多感又逢新春。
灯火燃尽天明之后,我便成为花甲之人。

背景

此诗作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除夕,时年白居易71岁(虚岁)。诗人晚年多病,在辞旧迎新之际感慨时光流逝,是白居易”感伤诗”晚期代表作之一。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质朴
  • 情感真挚深沉
  • 时间意象鲜明
  • 数字运用巧妙
  1. 情感表达:
  • 年老多病的无奈
  • 时光流逝的感慨
  • 生命意识的觉醒
  • 淡泊超脱的心境
  1. 表现手法:
  • 对比手法(少眠/非守岁)
  • 象征手法(灯火象征生命)
  • 白描手法
  • 卒章显志

评价

  1. 宋·苏轼:”乐天晚年诗,愈朴愈真。”
  2. 明·胡震亨:”二十八字中,写尽老人心境。”
  3.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体现了白居易晚期诗歌”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