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拼音

fēng huí yún duàn yǔ chū qíng,fǎn zhào hú biān nuǎn fù míng。
luàn diǎn suì hóng shān xìng fā,píng pù xīn lǜ shuǐ píng shēng。
chì dī bái yàn fēi réng zhòng,shé sè huáng lí yǔ wèi chéng。
bù dào jiāng nán chūn bù hǎo,nián nián shuāi bìng jiǎn xīn qíng。

注释

  1. 南湖:指鄱阳湖
  2. 返照:夕阳余晖
  3. 水蘋:水生植物
  4. 翅低:翅膀低垂
  5. 舌涩:鸣叫声不流畅
  6. 不道:不是说

译文

风停云散春雨初晴,
夕阳返照湖面温暖又明亮。
山杏绽放点点碎红,
水蘋新生平铺片片新绿。
白雁低飞翅膀仍显沉重,
黄鹂初啼鸣声尚未流畅。
不是说江南春色不美好,
只是年年体衰消减了赏春心情。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春,白居易时任江州司马。诗人被贬江州期间,面对南湖早春美景,既欣赏自然风光,又因政治失意而感伤,形成复杂微妙的感情基调。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观察细致:抓住早春特有物候特征
    • 对仗工整:中间两联对仗自然贴切
    • 色彩鲜明:”碎红”与”新绿”形成对比
    • 以景衬情:美景反衬衰病心情
  2. 表现手法:
    • 动静结合:飞雁(动)与水蘋(静)
    • 视听交融:视觉(红、绿)与听觉(鸟语)
    • 欲扬先抑:先写美景后转心情
  3. 情感表达:
    • “飞仍重””语未成”暗示自身处境
    • 末两句直接抒发年老体衰的感伤
    • 在美景与愁绪间形成张力

评价

  1. 宋代黄彻《䂬溪诗话》评:”白公南湖诗,状早春入微。”
  2.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称:”写早春景,字字新警。”
  3.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赞:”景中情,情中景,妙合无垠。”
  4.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展现了白居易贬谪期间复杂心境,是其写景抒情诗的代表作。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