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拼音

hú shàng chūn lái sì huà tú,luàn fēng wéi rào shuǐ píng pù。
sōng pái shān miàn qiān chóng cuì,yuè diǎn bō xīn yī kē zhū。
bì tǎn xiàn tóu chōu zǎo dào,qīng luó qún dài zhǎn xīn pú。
wèi néng pāo dé háng zhōu qù,yī bàn gōu liú shì cǐ hú。

注释

  1. 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2. 水平铺:湖面平静如铺开的绸缎
  3. 月点波心:月亮倒映在湖心
  4. 碧毯:比喻稻田
  5. 青罗裙带:比喻新生的蒲草
  6. 勾留:留恋

译文

春日湖景美如图画,
群山环绕湖水平静如铺。
松树排列山面呈现重重翠色,
月亮点缀湖心宛若一颗明珠。
早稻抽芽如碧毯抽出线头,
新蒲舒展似青罗裙带飘舞。
难以割舍离开杭州,
一半原因是为留恋这西湖。

背景

此诗作于长庆四年(824年)春,白居易杭州刺史任满即将离任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西湖春色,表达了对杭州山水的深深眷恋,展现了其作为地方官对治所的热爱之情。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比喻新颖:”碧毯线头””青罗裙带”的比喻生动形象
    • 对仗工整:中间两联对仗精巧
    • 视角多变:从全景到特写的画面转换
    • 色彩鲜明:翠、碧、青等色彩词的运用
  2. 表现手法:
    • 比喻手法:将自然景物比作人工制品
    • 数字运用:”千重””一颗”形成对比
    • 情景交融:景物描写中融入离别之情
  3. 情感表达:
    • “似画图”直抒赞美之情
    • 末两句直言对西湖的留恋
    • 在美景描写中暗含离愁

评价

  1. 宋代苏轼评:”白公西湖诗,此篇最得湖山神韵。”
  2. 明代胡应麟《诗薮》称:”比喻新奇,对仗精工。”
  3.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赞:”写景如在目前,言情沁人心脾。”
  4.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是白居易西湖诗中的精品,展现了其高超的写景艺术。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