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拼音

wéi wǒ yǐn bēi tiān jiǔ yǐn ,yǔ jun1 bǎ zhù jī pán gē 。
shī chēng guó shǒu tú wéi ěr ,mìng yā rén tóu bú nài hé 。
jǔ yǎn fēng guāng zhǎng jì mò ,mǎn cháo guān zhí dú cuō tuó 。
yì zhī hé bèi cái míng shé ,èr shí sān nián shé tài duō 。

注释​

  1. ​​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故称“使君”。
  2. ​​引杯添酒​​:劝酒动作,表现主客情谊深厚。
  3. ​​把箸击盘​​:以筷子敲击盘盏,喻借酒消愁的狂放之态。
  4. ​​国手​​:指刘禹锡诗才冠绝当世。
  5. ​​命压人头​​:命运压抑,仕途坎坷。
  6. ​​蹉跎​​:虚度光阴,暗指贬谪生涯的荒废。
  7. ​​二十三年​​:刘禹锡自永贞元年(805年)贬谪至写此诗时(约828年),历时二十三年。

译文​

我为你斟酒添杯,与你举筷敲盘高歌。
你诗才堪称国手却徒然无用,命运压制难掩心中苦涩。
放眼望去风光依旧寂寞,满朝官员独你仕途蹉跎。
我也知才名折损本是常理,但二十三年的贬谪实在太漫长。

背景​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白居易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时。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屡遭贬谪,此时正闲居洛阳。白居易借酒宴之景,痛陈刘禹锡才高命舛的遭遇,抒发对宦海沉浮的愤懑与不平。

赏析​

  1. ​​情感张力​​
    • ​​狂放与悲怆交织​​:“把箸击盘歌”的豪迈与“命压人头”的无奈形成强烈反差。
    • ​​时空对比​​:“二十三年”浓缩贬谪岁月,凸显命运不公的沉重感。
  2. ​​艺术手法​​
    • ​​反讽​​:“诗称国手徒为尔”暗讽朝廷不识人才。
    • ​​夸张​​:“举眼风光长寂寞”以视觉荒芜喻精神孤寂。
  3. ​​主题深化​​
    • 借刘禹锡的遭遇,批判中唐官场倾轧与人才埋没,寄托对友人命运的深切同情。

评价​

  •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评:“白诗此篇,悲愤填膺,字字见血。”
  • 《唐宋诗醇》称:“‘二十三年折太多’一句,沉痛直入人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