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湘灵

白居易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

拼音

lèi yǎn líng hán dòng bù liú,měi jīng gāo chù jí huí tóu。
yáo zhī bié hòu xī lóu shàng,yīng píng lán gān dú zì chóu。

注释

  1. 湘灵:白居易少年时的恋人
  2. 凌寒:冒着严寒
  3. 冻不流:泪水因寒冷而凝结
  4. 凭栏杆:倚靠栏杆远望
  5. 西楼:指湘灵居处

译文

含泪的眼睛在严寒中泪水冻结,
每次经过高处总要回头眺望。
遥想分别后你定在西楼上,
独自倚着栏杆满怀忧愁。

背景

此诗约作于贞元十六年(800年),白居易29岁时。湘灵是白居易少年时的邻居,两人相恋却因门第差异未能结合。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初恋情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其早期爱情诗的真挚情感。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独特:”泪眼凌寒”的描写新颖深刻
    • 空间转换:从自己到对方的视角切换
    • 语言凝练:二十八字包含丰富情感
    • 情景交融:寒景与愁情相互映衬
  2. 表现手法:
    • 细节描写:”每经高处即回头”的典型动作
    • 对面着笔:通过想象对方情景抒发己情
    • 环境烘托:用寒冷天气强化思念之苦
  3. 情感表达:
    • “冻不流”暗喻思念之深
    • “独自愁”写出两地相思
    • 全诗充满无奈与惆怅

评价

  1. 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评:”白公少年情诗,真挚动人。”
  2. 明代钟惺《唐诗归》称:”二十八字中,无限低回。”
  3.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赞:”语淡情浓,最是白诗胜处。”
  4.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展现了白居易早期爱情诗的独特魅力,是其感情世界的真实写照。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