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

白居易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枝浓艳近帘栊。
长年丧乱无多泪,剩种相思作此丛。
雨露虽饶怜草色,风霜难折傲春容。
寄君莫作寻常看,曾是人间第一红。

拼音

jīn rì jiē qián hóng sháo yào ,jǐ zhī nóng yàn jìn lián lóng 。
zhǎng nián sàng luàn wú duō lèi ,shèng zhǒng xiàng sī zuò cǐ cóng 。
yǔ lù suī ráo lián cǎo sè ,fēng shuāng nán shé ào chūn róng 。
jì jun1 mò zuò xún cháng kàn ,céng shì rén jiān dì yī hóng 。

注释​

  1. ​​正一上人​​:白居易的僧人友人,法号正一,可能为禅宗僧侣。
  2. ​​芍药​​:花名,象征美丽与离别,亦隐喻高洁品格。
  3. ​​丧乱​​:指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动荡,白居易亲历战乱,心怀悲悯。
  4. ​​剩种相思​​:以芍药寄托对故人的思念,暗含物是人非的感伤。
  5. ​​傲春容​​:形容芍药在风雨中依然保持艳丽,喻坚韧品格。

译文​

今日台阶前的红芍药,几枝浓艳贴近帘栊。
多年战乱已无多少泪水,只剩相思之情种成此丛。
雨露虽怜惜草色,风霜却难折损它傲视春光的容颜。
寄给你莫要当作寻常花草看待,它曾是人间第一等的红艳。

背景​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年),白居易晚年闲居洛阳时。诗人历经安史之乱与甘露之变,目睹盛世凋零,借芍药花的盛衰寄托对家国兴亡的感慨,并以此诗寄赠友人正一上人,暗含对佛教超脱境界的向往。

赏析​

  1. ​​意象双关​​
    • ​​芍药​​:既写花之艳丽,又隐喻诗人高洁不屈的品格;“剩种相思”暗指战乱后仅存的精神寄托。
    • ​​风霜雨露​​:自然之力象征命运无常,反衬芍药坚韧,暗喻人在逆境中的坚守。
  2. ​​情感递进​​
    • 从“丧乱无泪”的克制,到“剩种相思”的深情,再到“傲春容”的激昂,情感层层升华。
  3. ​​禅意哲思​​
    • “曾是人间第一红”暗含对繁华易逝的顿悟,呼应佛教“诸行无常”的思想,体现诗人晚年禅理与诗意的融合。

评价​

  •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评:“白诗此篇,以花喻人,以物寄情,深得风人之旨。”
  • 《唐宋诗醇》称:“‘剩种相思’句,字字沉痛,道尽乱世文人之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