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池西廊,疏理池东树。
此意人不知,欲为待月处。
拼音
jié gòu chí xī láng,shū lǐ chí dōng shù。
cǐ yì rén bù zhī,yù wèi dài yuè chù。
注释
- 结构:建造、搭建
- 疏理:修剪整理
- 待月:等待月亮升起
- 池西廊:池塘西侧的走廊
- 池东树:池塘东侧的树木
译文
在池塘西侧搭建回廊,
将池塘东边的树木修剪整理。
这番用意无人知晓,
其实是为了赏月准备的场所。
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时期(约828-835年),诗人精心布置宅园景观,诗中透露其闲适生活情趣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展现了其晚年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
赏析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仅20字勾勒完整场景
- 构思巧妙:前两句写实,后两句揭晓深意
- 意境空灵:营造静谧的待月氛围
- 留白艺术:对月景不着一字而意境全出
- 表现手法:
- 欲扬先抑:先叙寻常事,后点特殊意
- 侧面描写:通过准备场景暗示赏月之乐
- 对比手法:”人不知”与”我独知”的对照
- 情感表达:
- “欲为”流露精心设计的愉悦
- “人不知”暗含孤高雅趣
- 全诗展现文人独有的闲情逸致
评价
- 宋代苏轼评:”乐天小诗,愈简愈妙。”
- 明代胡应麟《诗薮》称:”二十字中,自有远致。”
- 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赞:”白傅池亭诗,皆得静观之趣。”
-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代表白居易晚年园林诗的典型风格,是其”中隐”思想的艺术体现。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