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起

白居易

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
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
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
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
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

拼音

làn màn zhāo mián hòu,pín shēn wǎn qǐ shí。
nuǎn lú shēng huǒ zǎo,hán jìng guǒ tóu chí。
róng xuě jiān xiāng míng,tiáo sū zhǔ rǔ mí。
yōng chán hái zì shěn,kuài huó yì shuí zhī。
jiǔ xìng wēn wú dú,qín shēng dàn bù bēi。
róng gōng sān lè wài,réng nòng xiǎo nán ér。

注释

  1. 烂熳:形容睡得香甜
  2. 频伸:频频伸懒腰
  3. 裹头:包头巾
  4. 香茗:好茶
  5. 乳糜:奶粥
  6. 自哂:自我嘲笑
  7. 荣公:指荣启期,春秋隐士
  8. 三乐:荣启期所说的”三乐”(为人、为男子、得长寿)

译文

香甜地睡到日上三竿,
懒洋洋地伸着懒腰起床。
暖炉早已生好了火,
天冷慢吞吞地裹上头巾。
用融化的雪水煮香茶,
调着酥油煮奶粥。
嘲笑自己又懒又馋,
这份快活有谁能懂?
酒性温和不伤身,
琴声淡雅不悲凉。
除了荣启期的三种快乐,
我还逗弄着小孙儿取乐。

背景

此诗作于会昌二年(842年),白居易71岁,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过着半退休生活。诗中描写冬日慵懒闲适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晚年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和豁达心境。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生活细节描写生动:”频伸””裹头”等动作传神
    • 对仗工整:中间四联对仗自然精巧
    • 语言通俗:用日常口语入诗
    • 情趣盎然:展现闲适生活的点滴乐趣
  2. 表现手法:
    • 白描手法:不加修饰地记录生活场景
    • 用典自然:荣公三乐的典故化用无痕
    • 细节刻画:煎茶、煮粥等生活细节描写
  3. 情感表达:
    • “自哂”表现幽默自嘲
    • “快活”直抒闲适之乐
    • 结尾体现天伦之乐
    • 全诗洋溢着满足愉悦的情调

评价

  1. 宋代苏轼评:”乐天晚年诗,愈朴愈真。”
  2. 明代袁宏道《瓶花斋杂录》称:”写闲适生活,自得其乐。”
  3.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赞:”眼前景,口头语,自饶天趣。”
  4.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是白居易”闲适诗”的典型代表,展现了其晚年诗歌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