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拼音
hán yuè chén chén dòng fáng jìng,zhēn zhū lián wài wú tóng yǐng。
qiū shuāng yù xià shǒu xiān zhī,dēng dǐ cái féng jiǎn dāo lěng。
注释
- 洞房:幽深的闺房
- 真珠帘:珍珠串成的帘子
- 手先知:手先感觉到(秋寒)
- 灯底:灯下
译文
寒月幽光深闺寂静,珠帘外映梧桐疏影。
秋霜未降手先觉冷,灯下裁缝剪刀寒冰。
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是白居易”新乐府”时期的作品。诗人通过描写寒夜闺中裁缝女子的细节,反映唐代下层妇女的艰辛生活,体现了其”为时为事而作”的诗歌主张。
赏析
- 艺术特色:
- 细节描写传神(剪刀冷)
- 环境烘托巧妙(月、影、霜)
- 语言凝练含蓄
- 白描手法纯熟
- 情感表达:
- 对劳动妇女的同情
- 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 深沉的悲悯情怀
- 真实的社会写照
- 表现手法:
- 以景衬情(寒月、梧桐影)
- 通感运用(”冷”的触觉)
- 以小见大(通过剪刀写民生)
- 含蓄深刻
评价
- 唐·元稹:”白乐天《新乐府》,直而切,详而明。”
- 明·胡震亨:”二十八字,写尽寒闺之苦。”
-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是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