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拼音
kōng shān bú jiàn rén,dàn wén rén yǔ xiǎng。
fǎn yǐng rù shēn lín,fù zhào qīng tái shàng。
注释
- 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业的一处景点,”柴”通”寨”,指栅栏围起的山林。
- 返景(yǐng):夕阳返照的光影,”景”通”影”。
- 青苔:幽暗潮湿处生长的苔藓,象征静谧与时间流逝。
译文
空旷的山中看不见人影,却隐约听见人声回荡。
夕阳的余晖穿入深林,又映照在幽暗的青苔上。
背景
此诗为王维《辋川集》二十首之一,作于其晚年隐居辋川时期(约750年后)。王维在安史之乱后逐渐淡出官场,醉心禅理,以诗画描绘辋川山水,表达空寂超脱的心境。
赏析
- 以声衬静:首句”不见人”突出视觉的空寂,次句”人语响”以细微人声反衬山林的幽静,类似”鸟鸣山更幽”的手法。
- 光影对比:后两句写夕阳斜照深林,光影在青苔上短暂停留,既表现时间的流逝,又暗含禅宗”刹那即永恒”的哲思。
- 空灵意境:全诗仅20字,通过”空山””深林””青苔”等意象,构建出空寂而富有生机的禅境。
评价
- 宋代刘辰翁评:”无言而有画意,此摩诘独造之境。”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称:”佳处不在语言,在神韵。”
- 现代学者钱钟书指出,王维此类小诗”以极简笔墨,摄无穷之意”。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