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物行摇落,年颜坐变衰。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乡国程程远,亲朋处处辞。
唯馀两行泪,不是别离时。
拼音
jié wù xíng yáo luò,nián yán zuò biàn shuāi。
shù chū huáng yè rì,rén yù bái tóu shí。
xiāng guó chéng chéng yuǎn,qīn péng chù chù cí。
wéi yú liǎng háng lèi,bú shì bié lí shí。
注释
- 节物:应季节变化的景物
- 行:即将
- 摇落:凋零
年颜:容颜 - 坐:徒然
- 乡国:故乡
- 程程:一程又一程
- 唯馀:只剩下
译文
景物即将凋零,容颜徒然衰老。
树木初黄叶时,正是人将白头日。
故乡渐行渐远,亲朋处处辞别。
只剩两行清泪,却非离别之时。
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途中。诗人通过描写秋日旅途所见,抒发人生迟暮、漂泊无依的感慨,是其贬谪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赏析
-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节物/年颜,树初/人欲)
- 意象典型(黄叶、白头)
- 语言简练深沉
- 情景交融自然
- 情感表达:
- 人生易老的感慨
- 贬谪途中的孤寂
- 思乡怀亲的愁绪
- 宦海浮沉的无奈
- 表现手法:
- 比兴手法(以秋景起兴)
- 对比强烈(景物凋零/人生衰老)
- 层层递进(景→人→情)
- 含蓄深刻
评价
- 宋·苏轼:”乐天谪迁诗,愈苦愈工。”
- 明·胡震亨:”二十字写尽天涯倦客心。”
-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是”唐代贬谪诗的典范之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