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拼音

jīng xī bái shí chū,tiān hán hóng yè xī。
shān lù yuán wú yǔ,kōng cuì shī rén yī。

注释

  1. 荆溪:水名,源于陕西蓝田县,流入灞水
  2. 元:本来,原来
  3. 空翠:山中青翠的雾气
  4. 湿人衣:雾气沾湿行人衣裳

译文

荆溪中白石裸露水面,
天气寒冷红叶日渐稀疏。
山路上本没有下雨,
那空明的翠色却沾湿了行人的衣裳。

背景

此诗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中描绘秋末冬初山中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微变化的敏锐观察。此时的王维已完全沉浸于禅理与山水之中,善于捕捉自然中的禅意瞬间。

赏析

  1. 色彩运用:白、红、翠三色对比鲜明,构成清新自然的画面。
  2. 艺术手法:运用通感手法,将视觉的”翠色”转化为触觉的”湿意”,新颖独特。
  3. 意境营造:通过”白石出”、”红叶稀”等细节,展现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
  4. 禅意表达:”空翠湿人衣”的奇妙感受,体现物我交融的禅悟境界。

评价

  1. 宋代苏轼特别推崇此诗,认为”诗中有画”的典范。
  2. 明代唐汝询《唐诗解》评:”即小见大,得画家三昧。”
  3. 清代王士禛将”空翠湿人衣”列为神韵派代表诗句。
  4.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体现了王维”以禅入诗”的最高境界。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