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逝寄远

白居易

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亡。
知心半零落,恸哭卧空堂。
忆昨与君别,春风绕画堂。
今日看君信,秋霜满鬓苍。
人生能几何?去者不可追。
来知,且尽手中杯。

拼音

zuó rì wén jiǎ sǐ,jīn zhāo wén yǐ wáng。
zhī xīn bàn líng luò,tòng kū wò kōng táng。
yì zuó yǔ jūn bié,chūn fēng rào huà táng。
jīn rì kàn jūn xìn,qiū shuāng mǎn bìn cāng。
rén shēng néng jǐ hé?qù zhě bù kě zhuī。
lái zhě bù kě zhī,qiě jìn shǒu zhōng bēi。

注释

  1. 感逝:感伤逝者
  2. 寄远:寄给远方友人
  3. 零落:凋零,指友人去世
  4. 画堂:华丽的厅堂
  5. 秋霜:白发
  6. 且尽:姑且饮尽

译文

昨日刚闻甲君去世,今晨又闻乙友身亡。
知心好友半数凋零,痛哭独卧空荡厅堂。
回忆去年与君分别,春风环绕华美厅堂。
今日展读君之来信,鬓发已如秋霜苍苍。
人生能有几多岁月?逝去的已不可追回。
未来的又不可预知,姑且饮尽手中酒杯。

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年),白居易六十岁左右。诗人接连听闻友人去世的消息,感伤岁月无情、人生无常,遂作此诗寄给远方尚在人世的友人,是其晚年”感伤诗”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对比强烈(昨日/今朝,春风/秋霜)
  • 语言质朴直白
  • 情感真挚深沉
  • 结构层层递进
  1. 情感表达:
  • 对友人逝去的悲痛
  • 对岁月流逝的感伤
  • 对人生无常的慨叹
  • 及时行乐的自我宽慰
  1. 表现手法:
  • 数字对比(半零落)
  • 意象对照(春风/秋霜)
  • 直抒胸臆
  • 以酒作结

评价

  1. 宋·苏轼:”乐天感伤诗,字字皆从肺腑出。”
  2. 明·胡震亨:”白傅晚年诗,愈朴愈真,愈淡愈深。”
  3.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展现了唐代士人对生命意识的深刻觉醒”。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