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拼音
qī qī chūn cǎo qiū lǜ,luò luò cháng sōng xià hán。
niú yáng zì guī cūn xiàng,tóng zhì bù shí yī guān。
注释
-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 落落:松树高大挺拔的样子
- 童稚:儿童
- 衣冠:士大夫的服饰,代指官场人物
译文
春草茂盛到秋天依然翠绿,
高大的松树在夏日带来清凉。
牛羊自己认路回到村巷,
孩童不认识那些做官的人。
背景
此诗是《田园乐》组诗第三首,作于王维隐居辋川时期。诗中描绘了一幅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远离官场、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纯朴乡村生活的向往。
赏析
- 季节描写:通过春秋草的常绿和夏松的清凉,表现田园四季如画的景色。
- 生活场景:牛羊自归、童稚纯真的描写,展现乡村生活的自然和谐。
- 对比手法:不识衣冠的孩童与官场形成对比,暗含对世俗的疏离。
- 语言特色:叠词”萋萋”、”落落”增强韵律感,六言句式节奏明快。
评价
- 宋代刘辰翁评:”四句如画,而意在言外。”
- 明代胡应麟称:”六言至此,清绝千古。”
- 清代王士禛将”牛羊自归村巷”列为”神韵”典范。
-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体现了王维”自然天真”的审美追求。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