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拼音
bù zhī xiāng jī sì,shù lǐ rù yún fēng。
gǔ mù wú rén jìng,shēn shān hé chù zhōng。
quán shēng yè wēi shí,rì sè lěng qīng sōng。
bó mù kōng tán qū,ān chán zhì dú lóng。
注释
- 香积寺:长安城外著名佛寺
- 咽危石:泉水在陡峭山石间呜咽流淌
- 安禅:僧人坐禅入定
- 毒龙:佛经中比喻妄念,典出《涅槃经》
- 空潭曲:幽深曲折的潭水
译文
原本不知香积寺所在,
循路数里直入云峰。
古树参天小径无人,
深山里钟声从何传来?
泉水流过峭壁发出呜咽,
日光照在青松上透着寒意。
暮色中空寂的深潭边,
僧人坐禅降伏心中妄念。
背景
此诗作于王维中年时期,约开元末年在长安任职期间。诗中记述寻访香积寺的经过,通过对深山古寺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佛门清净境界的向往,反映了其佛教思想的发展。
赏析
- 寻访过程:以”不知”开篇,展现探索发现的趣味
- 感官描写:”泉声咽”的听觉与”日色冷”的视觉结合
- 佛理表达:”毒龙”典故暗喻修行境界
- 意境营造:创造出一个幽深冷寂的宗教氛围
- 语言特色:动词”咽”、”冷”的锤炼精当
评价
- 宋代刘辰翁评:”字字入禅”
- 明代胡应麟称:”右丞禅诗,此篇最得三昧”
- 清代沈德潜认为:”结句用典不露痕迹”
- 现代学者视为王维佛教诗的代表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