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拼音
tài yǐ jìn tiān dū,lián shān jiē hǎi yú。
bái yún huí wàng hé,qīng ǎi rù kàn wú。
fēn yě zhōng fēng biàn,yīn qíng zhòng hè shū。
yù tóu rén chù sù,gé shuǐ wèn qiáo fū。
注释
- 太乙:终南山主峰
- 天都:天帝居所,一说指长安
- 海隅:海边
- 青霭:青色雾气
- 分野:古代天文地理概念
- 壑:山谷
译文
太乙峰高近天宫,
山势连绵直到海边。
回望白云合拢如幕,
近看青雾若有若无。
主峰分隔不同星域,
山谷阴晴变化万千。
想找有人家处投宿,
隔溪询问山中樵夫。
背景
此诗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时期,约在开元末年至天宝初年。诗中描绘终南山的雄伟气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刻观察和艺术表现力,是其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赏析
- 空间描写:从仰视、回望、俯视多角度展现山势
- 气象变化:”白云”、”青霭”表现山间云雾变幻
- 人文关怀:结尾”问樵夫”体现生活气息
- 语言特色:动词”合”、”无”、”变”、”殊”精准传神
- 艺术境界:宏大与细微相结合
评价
- 宋代苏轼评:”读摩诘诗,诗中有画”
- 明代胡应麟称:”四十字尽终南形胜”
- 清代王士禛认为:”结句余韵悠长”
- 现代学者视为盛唐山水诗典范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