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州歌

王维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拼音

qīng fēng míng yuè kǔ xiāng sī,dàng zǐ cóng róng shí zài yú。
zhēng rén qù rì yīn qín zhǔ,guī yàn lái shí shuò fù shū。

注释

  1. 伊州歌:乐府曲调名,源自西域伊州(今新疆哈密)
  2. 荡子:远行不归之人(此处指戍边将士)
  3. 从戎:从军
  4. 归雁:古人认为鸿雁能传书

译文

清风明月夜最苦相思,丈夫从军已过十载。
临行时他再三嘱咐,雁归时节多寄家书。

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王维任职长安时。诗人以乐府旧题写征妇之怨,反映盛唐边塞战争对家庭的影响,是其”闺怨诗”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交错(去日/来时)
  • 意象典型(清风、明月、归雁)
  • 语言简练含蓄
  • 乐府民歌风味
  1. 情感表达:
  • 征妇的刻骨相思
  • 对战争的长久控诉
  • 书信寄托的微末希望
  • 盛唐光环下的个体苦难
  1. 表现手法:
  • 以乐景衬哀情(清风明月)
  • 细节描写(殷勤嘱)
  • 借物传情(归雁)
  • 留白艺术

评价

  1. 明·胡应麟:”右丞闺情,二十字抵千言。”
  2. 清·沈德潜:”不言怨而怨自深。”
  3.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是”盛唐边塞诗的人性化补充”。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