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五弟

王维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
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
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

拼音

zhōng nán yǒu máo wū,qián duì zhōng nán shān。
zhōng nián wú kè cháng bì guān,zhōng rì wú xīn cháng zì xián。
bù fáng yǐn jiǔ fù chuí diào,jūn dàn néng lái xiāng wǎng huán。

注释

  1. 张五弟:王维友人,排行第五,名不详
  2. 终南:终南山,位于长安南郊
  3. 闭关:闭门谢客
  4. 无心:没有俗世烦扰之心
  5. 垂钓:钓鱼,象征隐逸生活

译文

终南山下有茅屋,茅屋正对终南山。
常年无客常闭门,终日无扰心自闲。
不妨饮酒又垂钓,君若能来常往还。

背景

此诗作于王维晚年川时期(约750年后)。诗人通过描写终南山下的隐居生活,表达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对友人的真挚邀请,是其”诗佛”风格成熟期的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重复用字营造韵律(终南、终日、终年)
  • 语言平淡中见深意
  • 意象简练(茅屋、山、酒、钓竿)
  • 结构回环往复
  1. 思想内涵:
  • 禅宗”无心”境界的体现
  • 对简朴生活的热爱
  • 开放又节制的交友观
  • 隐士生活的真实写照
  1. 表现手法:
  • 白描手法写居所环境
  • 以具体活动显生活状态
  • 结尾直抒胸臆
  • 留白艺术(友人形象未具体化)

评价

  1. 宋·苏轼:”摩诘小诗,愈简愈远。”
  2. 明·胡震亨:”二十八字,写尽隐士风流。”
  3.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是”唐代隐逸文化的诗意标本”。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