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拼音
wǎn nián wéi hǎo jìng,wàn shì bù guān xīn。
zì gù wú cháng cè,kōng zhī fǎn jiù lín。
sōng fēng chuī jiě dài,shān yuè zhào tán qín。
jūn wèn qióng tōng lǐ,yú gē rù pǔ shēn。
注释
- 酬:以诗文应答
- 张少府:名不详,时任县尉(少府为县尉别称)
- 长策:治国良策
- 旧林:喻指辋川旧居
- 穷通:困厄与显达
- 渔歌:隐逸生活的象征
译文
晚年只爱清静,万事都不挂心。
自忖无治国良策,唯知归隐旧林。
松风吹开衣带,山月照我弹琴。
君若问穷通之理,且听渔歌没入深浦。
背景
此诗作于王维晚年(约758年后)隐居辋川时期。当时安史之乱刚平,诗人经历政治风波后彻底转向佛老思想,通过这首诗向友人张少府表明心迹,是其”诗佛”境界的典型代表。
赏析
- 艺术特色:
- 前四句直抒胸臆,后四句寓理于景
- “松风”二句对仗天成
- 语言简淡而意境深远
- 以渔歌作结,余韵悠长
- 思想内涵:
- 佛家”无我”境界的体现
- 对政治生活的疏离
- 隐逸生活的诗意呈现
- 不答之答的处世智慧
- 表现手法:
- 对比手法(早年抱负与晚年心境)
- 通感运用(风”解”带)
- 象征手法(渔歌喻隐逸)
- 留白艺术(不直接回答穷通之问)
评价
- 宋·苏轼:”摩诘晚年诗,一字不可易。”
- 明·胡应麟:”唐人五律,此篇最得陶谢神髓。”
-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是”中国士大夫精神归宿的诗意表达”。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