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足言,识道年已长。
事往安可悔,余生幸能养。
誓从断荤血,不复婴世网。
浮名寄缨珮,空性无羁鞅。
夙承大导师,焚香此瞻仰。
颓然居一室,覆载纷万象。
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
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
方将见身云,陋彼示天壤。
一心在法要,愿以无生奖。
拼音
shào nián bù zú yán,shí dào nián yǐ zhǎng。
shì wǎng ān kě huǐ,yú shēng xìng néng yǎng。
shì cóng duàn hūn xuè,bù fù yīng shì wǎng。
fú míng jì yīng pèi,kōng xìng wú jī yāng。
sù chéng dà dǎo shī,fén xiāng cǐ zhān yǎng。
tuí rán jū yī shì,fù zài fēn wàn xiàng。
gāo liǔ zǎo yīng tí,cháng láng chūn yǔ xiǎng。
chuáng xià ruǎn jiā jī,chuāng qián qióng zhú zhàng。
fāng jiāng jiàn shēn yún,lòu bǐ shì tiān rǎng。
yī xīn zài fǎ yào,yuàn yǐ wú shēng jiǎng。
注释
- 璿上人:法号璿的高僧,生平不详
- 断荤血:指持戒不食荤腥
- 婴世网:被世俗所束缚
- 缨珮:官服饰物,代指官职
- 羁鞅:马络头,喻束缚
- 阮家屐:阮籍的木屐,代指名士风度
- 筇竹杖:筇竹制成的手杖
- 无生:佛教涅槃境界
译文
少年懵懂不足道,悟道时年岁已长。
往事岂能再追悔,所幸余生得修养。
立誓断绝荤腥食,不再陷入尘世网。
虚名寄托官服上,本性原无拘束绑。
早承大师为导师,焚香虔诚来瞻仰。
静居一室自颓然,包容天地万景象。
高柳树上早莺啼,长廊檐下春雨响。
床底放着阮籍屐,窗前倚着筇竹杖。
将见自身如浮云,笑彼执着示天壤。
一心专注佛法要,愿以无生为奖赏。
背景
此诗作于王维晚年(约760年后)隐居辋川时期。诗人拜谒高僧璿上人后,表达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和隐居修行的决心,是其”佛教诗”的代表作,反映其晚年思想境界。
赏析
- 艺术特色:
- 前半部说理,后半部写景
- “高柳”二句对仗精妙
- 佛教用语与自然意象融合
- 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
- 思想内涵:
- 对少年迷途的反思
- 佛教戒律的持守
- 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 “无生”境界的追求
- 表现手法:
- 今昔对比(少年/余生)
- 象征手法(缨珮、浮云)
- 以景证道(莺啼、雨响)
- 用典自然(阮家屐)
评价
- 宋·苏轼:”摩诘此诗,可谓深入佛理。”
- 明·钟惺:”右丞谒僧诗,愈朴愈见真修。”
-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是”唐代士大夫佛教信仰的典型文本”。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