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百舌鸟

王维

上兰门外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里栖。
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

拼音

shàng lán mén wài cǎo qī qī,wèi yāng gōng zhōng huā lǐ qī。
yì yǒu xiāng suí guò yù yuàn,bù zhī ruò gè xiàng jīn dī。
rù chūn jiě zuò qiān bān yǔ,fú shǔ néng xiān bǎi niǎo tí。
wàn hù qiān mén yīng jué xiǎo,jiàn zhāng hé bì tīng míng jī。

注释

  1. 百舌鸟:即乌鸫,善鸣,能模仿多种鸟叫
  2. 上兰门:汉宫门名,此处借指唐宫门
  3. 未央宫:汉代宫殿,此处借指唐宫
  4. 御苑:皇家园林
  5. 金堤:坚固的堤岸,指宫苑中的堤坝
  6. 建章:汉代建章宫,此处代指宫殿
  7. 鸣鸡:报晓的雄鸡

译文

上兰门外春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间栖息。
也曾结伴飞过御苑,不知哪只飞向金堤。
入春能作千种鸣叫,拂晓先于百鸟啼鸣。
万户千门应知天晓,建章宫何必听鸡鸣。

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王维在长安任职期间。诗人通过描写百舌鸟的鸣叫,展现宫廷春晓景象,反映盛唐气象,是其”宫廷咏物诗”的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转换自然(宫门→宫中→御苑→金堤)
  • 对仗工整(”入春”对”拂曙”)
  • 语言华美流畅
  • 结句用典精妙
  1. 思想内涵:
  • 对百舌鸟鸣声的赞美
  • 对宫廷晨景的描绘
  • 盛唐宫廷的繁华气象
  •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 表现手法:
  • 拟人手法(”解作千般语”)
  • 对比手法(百舌鸟与鸣鸡)
  • 以点带面(通过一鸟写宫廷)
  • 无痕(汉代宫苑典故)

评价

  1. 宋·刘辰翁:”摩诘此诗,不减沈宋。”
  2. 明·胡应麟:”唐人咏鸟诗,此篇最得神韵。”
  3.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是”盛唐宫苑诗的典范之作”。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