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作六首·其四

王维

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
自从弃官来,家贫不能有。
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
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
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
且喜得斟酌,安问升与斗。
奋衣野田中,今日嗟无负。
兀傲迷东西,蓑笠不能守。
倾倒强行行,酣歌归五柳。
高吟比兴词,曲尽一杯酒。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拼音

táo qián rèn tiān zhēn,qí xìng pō dān jiǔ。
zì cóng qì guān lái,jiā pín bù néng yǒu。
jiǔ yuè jiǔ rì shí,jú huā kōng mǎn shǒu。
zhōng xīn qiè zì sī,tǎng yǒu rén sòng fǒu。
bái yī xié hú shāng,guǒ lái yí lǎo sǒu。
qiě xǐ dé zhēn zhuó,ān wèn shēng yǔ dǒu。
fèn yī yě tián zhōng,jīn rì jiē wú fù。
wù ào mí dōng xī,suō lì bù néng shǒu。
qīng dǎo qiáng xíng xíng,hān gē guī wǔ liǔ。
gāo yín bǐ xìng cí,qǔ jìn yī bēi jiǔ。
jì yán hān zhōng kè,rì mò zhú dāng bǐng。

注释

  1. 陶潜:即陶渊明,东晋著名隐逸诗人
  2. 天真:自然本性
  3. 耽酒:嗜好饮酒
  4. 白衣:指官府差役(《续晋阳秋》载王弘遣白衣送酒典)
  5. 五柳: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6. 比兴:诗歌创作手法
  7. 烛当秉:应点燃蜡烛(《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译文

陶潜放任真性情,生来特别爱饮酒。
自打辞官归隐后,家贫常常没有酒。
九月九日重阳时,空采菊花满双手。
心中暗自思忖着,可会有人送酒来?
白衣差役携酒具,果然来赠老隐士。
欣喜得以饮美哪管多少升与斗。
振衣走向田野中,今日总算无亏负。
醉态蹒跚方向迷,蓑衣斗笠都丢开。
踉跄强行向前走,酣醉高歌回草庐。
放声吟咏比兴诗,一曲饮尽一杯酒。
寄语同醉众宾客,日落当要秉烛游。

背景

此诗作于王维中年(约745-755年),借咏陶渊明事迹抒发自己的隐逸情怀。通过陶渊明”白衣送酒”的典故,表达对前贤的追慕,是其”咏史诗”的重要作品。

赏析

  1. 艺术特色:
  • 以事写人(选取典型事迹)
  • 心理描写细腻(”中心窃自思”)
  • 动作描写生动(”奋衣””倾倒”)
  • 语言豪放洒脱
  1. 思想内涵:
  • 对陶渊明人格的敬仰
  • 对饮酒放达的赞美
  • 隐士精神的传承
  • 盛唐文人的精神寄托
  1. 表现手法:
  • 用典自然(白衣送酒、五柳)
  • 细节刻画(菊花满手)
  • 虚实结合(历史与现实)
  • 以醉写醒

评价

  1. 宋·苏轼:”摩诘此诗,得陶公神髓。”
  2. 明·钟惺:”唐人咏陶诗,此篇最见真趣。”
  3.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是”盛唐对六朝隐逸文化的诗意重构”。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