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拼音
chū shēn shì hàn yǔ lín láng,chū suí piào qí zhàn yú yáng。
shú zhī bù xiàng biān tíng kǔ,zòng sǐ yóu wén xiá gǔ xiāng。
注释
- 羽林郎:汉代禁卫军官名,此处借指唐代禁军
- 骠骑:骠骑将军,汉代高级武官,此处借指唐将
- 渔阳:古郡名,今北京密云一带,唐代边防重镇
- 边庭苦:边疆戍守的艰苦
- 侠骨香:典出《后汉书》,指为国捐躯的美名流传
译文
少年出身就担任羽林郎,初次跟随骠骑将军征战渔阳。
谁不知道戍边生活的艰苦?但纵然战死也能留得侠骨芬芳。
背景
此诗为《少年行》组诗第二首,作于王维青年时期(约720年)。当时唐朝国力强盛,许多贵族子弟从军报国,诗中塑造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军官形象,反映盛唐尚武精神。
赏析
- 前两句平实叙述少年从军经历
- 后两句以反问转折,突出”侠骨香”的崇高境界
- “纵死犹闻”四字力透纸背,彰显盛唐气魄
- 全诗结构紧凑,由实入虚,升华主题
- 借汉喻唐,体现王维用典特色
评价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评:”语意豪荡,风骨凛然。”清代黄生《唐诗摘钞》称:”末句七字,抵得一篇《吊古战场文》。”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