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其三

王维

设罝守毚兔,垂钓伺游鳞。
此是安口腹,非关慕隐沦。
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
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
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
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
云霞成伴侣,虚白侍衣巾。
何事须夫子,邀予谷口真。

拼音

shè jū shǒu chán tù,chuí diào sì yóu lín。
cǐ shì ān kǒu fù,fēi guān mù yǐn lún。
wú shēng hǎo qīng jìng,shū shí qù qíng chén。
jīn zǐ fāng háo dàng,sī wéi dǐng shí rén。
wǒ jiā nán shān xià,dòng xī zì yí shēn。
rù niǎo bù xiāng luàn,jiàn shòu jiē xiāng qīn。
yún xiá chéng bàn lǚ,xū bái shì yī jīn。
hé shì xū fū zǐ,yāo yú gǔ kǒu zhēn。

注释

  1. 设罝(jū):设置捕兔网
  2. 毚兔:狡猾的野兔
  3. 隐沦:隐逸生活
  4. 情尘:世俗欲望(佛教用语)
  5. 鼎食:贵族列鼎而食的奢华生活
  6. 动息:日常生活起居
  7. 虚白:纯净心境(《庄子》”虚室生白”)
  8. 谷口真:汉代隐士郑子真,代指真隐士

译文

张网捕捉狡兔,垂钓等待游鱼。
这些只为果腹,并非羡慕隐逸。
我生性爱清净,素食远离尘欲。
而今你却豪放,想要列鼎而食。
我家住在南山,起居忘我忘形。
飞鸟不因我惊,走兽见我亲近。
云霞作为伴侣,纯净心境随身。
何必需要夫子,邀我作真隐士?

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王维时年58岁。安史之乱期间,诗人与友人张諲同隐终南山,通过对比两种隐居方式,批判功利性隐逸,构建”天人合一”的理想隐逸范式,是其晚年隐逸思想的集中体现。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双层对比结构(前八句批判/后八句理想)
  • 意象体系构建(南山-鸟兽-云霞)
  • 语言质朴而意境玄远
  • 用典无痕(谷口真/虚白)
  1. 思想内涵:
  • 对”假隐”的批判
  • 佛教素食主义实践
  • 庄子”物我合一”境界
  • 盛唐隐逸精神的升华
  1. 表现手法:
  • 空间转换(渔猎场-南山)
  • 数字对仗(两对比)
  • 顿悟式结尾
  • 生态意象群运用

评价

  1. 宋·刘辰翁:”‘云霞’二句,右丞自道其境界,非他人所能至。”
  2. 明·胡震亨:”唐人隐逸诗,至摩诘此篇方见真谛。”
  3. 清·王士禛:”后八句可作《隐士传》序文读。”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