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拼音

jī shuǐ bù kě jí,ān zhī cāng hǎi dōng。
jiǔ zhōu hé chù yuǎn,wàn lǐ ruò chéng kōng。
xiàng guó wéi kàn rì,guī fān dàn xìn fēng。
áo shēn yìng tiān hēi,yú yǎn shè bō hóng。
xiāng shù fú sāng wài,zhǔ rén gū dǎo zhōng。
bié lí fāng yì yù,yīn xìn ruò wéi tōng。

注释

  1. 晁监:即晁衡(阿倍仲麻吕),日本遣唐使
  2. 积水:指大海
  3. 沧海东:指日本方向
  4. 九州:古代中国行政区划,此处指中国
  5. 乘空:形容航行之远
  6. 看日:日本古称”日出之国”
  7. 信风:依靠季风航行
  8. 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
  9. 扶桑:传说中东方神树,代指日本
  10. 异域:指日本

译文

茫茫大海望不到尽头,怎知那东海之外的景象?
中国之外哪里最远?万里归程似凌空飞行。
向着故国只能遥望太阳,归帆全凭信风指引。
巨鳌的身影遮蔽天空,鱼眼的光芒映红波涛。
故乡的树在扶桑之外,你回到那孤悬的海岛。
此番别离各在异国,音信该如何相通?

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日本遣唐使晁衡(阿倍仲麻吕)任秘书监期满归国,王维作诗相送。晁衡后因海难漂流至安南,最终重返长安,此诗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赏析

  1. 想象瑰丽:以”鳌身映天”等意象展现海上奇观
  2. 空间壮阔:从”积水不可极”到”扶桑外”,构建宏大空间感
  3. 情感深沉:末联”音信若为通”道出别离之忧
  4. 文化交融:诗中融入中日两国神话元素
  5. 对仗精工:”鳌身”一联尤为精彩

评价

  1.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评:”送外国使诗,此篇最称绝唱。”
  2.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称:”奇景奇语,唐人所少。”
  3. 现代学者视此诗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诗歌典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