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拼音
xiān guān yù wǎng jiǔ lóng tán,máo jié zhū fān yǐ shí kān。
shān yā tiān zhōng bàn tiān shàng,dòng chuān jiāng dǐ chū jiāng nán。
pù bù shān sōng cháng dài yǔ,xī yáng cǎi cuì hū chéng lán。
jiè wèn yíng lái shuāng bái hè,yǐ céng héng yuè sòng sū dān。
注释
- 方尊师:一位姓方的道士
- 嵩山:五岳之中岳,道教圣地
- 仙官:对方尊师的尊称
- 九龙潭:嵩山名胜
- 旄节朱幡:道士仪仗
- 石龛:山壁佛龛
- 衡岳:南岳衡山
- 苏耽:传说中的仙人
译文
仙官要前往九龙潭,仪仗朱幡斜靠石龛边。
嵩山高耸直插云天,山洞穿透连接江南。
瀑布飞溅松杉常带雨,夕阳映照山色变云岚。
借问迎来双白鹤,可是当年衡岳送苏耽?
背景
此诗作于王维晚年隐居时期。方尊师是王维交往的道士友人,归隐嵩山时,王维作此诗相送。诗中融入大量道教意象,体现王维晚年的宗教倾向。
赏析
- 道教色彩浓厚:全诗充满”仙官””白鹤”等道教意象
- 山水描写奇绝:”山压天中”一联极写嵩山雄奇
- 用典自然:苏耽典故暗喻方尊师的道行高深
- 光影变幻:”夕阳彩翠”展现山色变化之妙
- 对仗精巧:中间两联对仗工稳而不板滞
评价
- 明代钟惺《唐诗归》评:”右丞晚年诗,渐入仙道,此篇尤得三昧。”
- 清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称:”‘山压天中’一联,可作嵩山图看。”
-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反映了盛唐时期佛道思想的交融。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